膳食营养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近期,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梁敏教授团队相继在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Clin J Am Soc Nephro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饮食和营养问题,膳食营养障碍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重要因素。
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能量消耗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膳食营养摄入不足和失衡是重要因素。国内外均制定了慢性肾脏病(CKD)饮食治疗的实践指南,但由于饮食和营养涉及多方面因素,目前仍有部分问题有待阐明,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饮食行为对CKD的影响,不同阶段CKD的营养治疗方案,以及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与地区人群的饮食治疗区别等。
为明确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膳食营养状况,揭示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饮食营养因素,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梁敏教授团队联合广东省8家血液透析中心,建立了多中心、前瞻性血液透析患者膳食营养临床研究队列。研究共纳入13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6年。
研究结果显示:(1)超过一半的中国血液透析患者能量摄入低于指南推荐标准30~35 kcal/(kg·d),膳食能量摄入低于30 kcal/(kg·d)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59%,每日能量摄入为30~40 kcal/kg的患者死亡风险最低;(2)蛋白质摄入水平在1.0~1.4 g/(kg·d)范围的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低;(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摄入适量的植物性食物能够改善预后,植物蛋白摄入比例在45%时,患者的死亡风险最低,植物性食物富含的膳食纤维可能改善肠道功能;(4)我国血液透析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入普遍严重不足,平均为8.9 g/(kg·d),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增加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见图1、图2)。
此外,在上述临床队列研究的基础上,梁敏教授团队还开展了补充高密度能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持续3个月补充高密度能量300 kcal/d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但未能显著改善其它营养指标。
梁敏教授团队完成的一系列关于血液透析患者膳食营养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制定适合我国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营养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证据。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