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章教授: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保持炙热,坚持下去,
或许前路未必是光明坦荡,
但也一定充满无限可能。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彼此保护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坚定信仰,彼此保护原来不是说说而已
大概20年前,唐学章教授治疗过一个患者,让他印象深刻。
“一般来推拿科治疗的都是腰疼、腿疼、脖子疼,但这个患者很特别,早上起来打了个喷嚏,就突然出现左下腹剧烈疼痛,这位老先生疼得满头大汗地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可到了医院后,怪事发生了!人疼得动也不敢动,但B超、CT检验却还都没有问题。年过花甲的老人,承受如此痛苦,让人格外揪心!”
治疗了一段时间,疼痛减轻的程度有限,加之老人对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认可程度更高,所以就想试着去中医科治疗。
其实,唐学章教授对这件“怪事”早有耳闻。
但看到老人痛得蜷缩成一团的被推进诊室时,还是十分难受!
他让老人屏住呼吸,翻过身来,沿棘突用三指进行触诊。
到腰4时,唐学章教授发现老人是腰4棘突左偏,典型小关节紊乱导致的腹部疼痛。
“这一查我心里有底了。我就告诉他不需要跟单位请假,用不上半小时,保证他能活动自如。”
放松腰部,推拿复位!
20分钟,没用药到,老人的病也除了。
“之后,老先生喜笑颜开地自己走着上班去了。”
唐学章教授回忆起这件事,令他印象深刻的其实不是老先生推着进来,走着出去。
而是老人觉得就花了30块钱,几十分钟解决疼痛,这种方法太好,一定要去院长那里褒奖。
“在我们科室这种事情挺多的,当时也就没在意,以为老先生就是跟我客气一下。但后来他在去找院长的路上被院办拦住。我当时听到了这件事,积极跟老人沟通,我认为他如果觉得我做得不好,可以去告状,但专门去褒奖就没有必要了!但60多岁的老先生非常执拗,他就觉得推拿太好了,立竿见影还便宜,一定要找院长去说说,让院长重视这项技术,把它发扬光大。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我都能感受到他的真挚和热情。”唐学章教授笑着说。
二十年前的唐学章教授资历虽不如现在,但也帮助了上千位患者,这件小事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他的医学信仰。
从此以后,每当忙碌的工作中,偶有疲惫的时候,他都默默地告诉自己——医生和患者的彼此守护从来不是说说而已,任何的成就都不是行医生涯终章的开始,那些都仅仅是序章的结束。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是中庸的总纲,表明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
其核心是劝戒众人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谈及这句话时,唐学章也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类似经历。
“大约是1992年左右,我们医院卫生部举办了一个西方诊疗培训班,有位非常知名的德国教授来授课,课程足足安排了20天,参加培训的医生也是各个科室的骨干。但是这个教授非常有趣,面对一屋子精英他却从最基础的开始培训,一开始大家多多少少觉得有点没必要。但是后来发现,他其实是给每个人带来一种新思路,让你自己琢磨出个人独有的技术。就像‘造车’,他给了你一个发动机,剩下的车型、大小、颜色都由你自己定。‘车’组装好了,也没结束,还要‘喷喷漆’!思考怎样让他教的手法和你自己常用的方法相融合,让诊断变得更细致、更明确,让这种手法变成个人独有的技术。”
这件事对唐学章教授的启发很大,学习中医多年的他,通过这次授课打开了自己的中西结合的思路。
他告诉记者:中医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强调的整体观念、阴平阳秘、辨证论治、扶正祛邪等都有自身特色。
而自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科学技术迅速传入我国,西医在国内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此中西医并存的局面持续至今。
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提出“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战略。西医强于病毒的鉴定、相关药物和疫苗的研制、危重患者生命支持等,而中医在调控机体、增强对疫病的抵抗力方面拥有千百年的经验,具有独特见解和防治经验。
采访的最后唐学章教授目光炯炯的告诉记者,“中西医结合一直在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两种医学的交叉与渗透、各有优势、取长补短,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解除病人之疾苦,更成功地服务于广大民众的医疗和保健事业!”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