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访谈纪实 | 车琳教授:中西医结合模式探索心脏康复的实施

来源:
全科学苑
2022-07-27 11:38:06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格式,请更换浏览器。

心脏康复治疗包括最优化的医学干预以及运动、营养、心理(含睡眠)和生活方式指导,一是能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及心肌梗死的风险,减少反复住院和血运重建;二是让患者恢复到最佳体力与精神状态,恢复社会功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多的危险因素,如何规避这些危险因素?中医药如何发挥治疗作用?为使全科医生更全面的了解心脏康复的进展及临床技能,全科学苑邀请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车琳教授就心脏康复的相关话题进行探讨。


心脏康复治疗包括最优化的医学干预以及运动、营养、心理(含睡眠)和生活方式指导,一是能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及心肌梗死的风险,减少反复住院和血运重建;二是让患者恢复到最佳体力与精神状态,恢复社会功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多的危险因素,如何规避这些危险因素?中医药如何发挥治疗作用?为使全科医生更全面的了解心脏康复的进展及临床技能,全科学苑邀请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车琳教授就心脏康复的相关话题进行探讨。

心脏康复的适应证人群有哪些?

车琳教授强调,所有有心脏康复需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是心脏康复适应证人群。但实施心脏康复前必须经过评估,尤其是重症和不稳定的心血管病患者,需经最优化的医学干预,并经精准评估后才能开始心脏康复计划。一般情况下,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管理针对心血管事件患者,以冠心病为代表,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急性心梗患者、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另外,还包括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手术纠正的先天心脏病患者等。目前,心肌病的患者也逐步进入到心脏康复的视野。


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显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针对较为严峻的心血管发病态势,国家相关机构在努力推行1级预防、2级预防和0级预防,其中减少2级预防患者的复发、减少失能的状态,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除了人口老龄化,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加重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治疗阶段也就是心血管疾病1级预防阶段,需要维持健康饮食、健康体重,需要全民戒烟,促进国民体能的改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国民体力活动指南以及健康营养指南,从源头上遏制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这其中心脏康复的大力推广和实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医药在心脏康复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近年来,中医药已广泛运用到心脏康复领域。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在李宪伦主任委员的带领下正在撰写《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在心脏康复实施中将药物滴定、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心理睡眠、患者教育的主要内容落于实处,将中医药心脏康复内容糅合其中,共同干预患者,真正做到心血管病患者的闭环管理。其中药物滴定:中医药通过辨证施治、个体化用药,帮助患者改善整体体质。运动训练:除了西医的心肺运动评估以及运动训练的危险分层外,中医传统疗法太极拳、八段锦等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针对比较虚弱的患者,可推荐消耗体能较低的坐式八段锦,以增强运动训练的趣味性和依从性。营养指导:中医食疗通过辨证施膳,结合患者体质,有目的用食物或药物的性能和功效来调整身体阴阳,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心理睡眠: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神失养、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理。


中医药实施需根据辨证分型个体化给药,而心可舒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胸闷、心慌、头晕、头痛,同时,对气滞血瘀、心血瘀阻、心神失养的冠心病患者或合并失眠的患者,可以起到活血理气、行气止痛的作用。心可舒片为纯植物配方,被称为中医药界的“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车琳教授呼吁心内科医生和全科医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药知识,将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双心医学理念对心脏康复的重要性

双心医学是针对心血管病人群中的心理问题,强调心血管疾病的一些影响因素来自心理层面,心血管疾病作为慢性病,精神因素可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另外,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体的长期不适会诱发新的心理问题。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临床中CCU患者、急性心梗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比例高达40%以上。因此,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应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对同时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可通过患者教育告知病情轻重,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对于合并抑郁倾向的患者,双心医学领域的药物可改善抑郁状态。在心脏康复最初的评估过程中,心理、睡眠、精神因素的评估至关重要,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进行全方位治疗,最终可加强心脏康复的依从性。

专家简介

教授图片.png

车琳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通讯评审专家

  •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访问学者 

  • 日本群马心脏中心  访问学者 

  • 考取美国心脏康复专业资质认证(CCRP)

  • 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脏康复中心 核查专家

  • 主持及参与国家、市级科研课题10项,《心脏康复体系建立的研究与实践》获上海市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中心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一届心脏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运动营养分会委员,并在10余个运动与康复相关协会任学术兼职

登录 / 注册
登陆后可继续浏览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