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发布,更新要点一文总结!
来源:康迅网团队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在《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基础上,结合近8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以下简称新版指南)。与2014年版相比,新版指南主要更新了哪些内容呢?本文总结如下。
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
对于极高危缺血性卒中患者,若给予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仍高于1.8 mmol/L,推荐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Ⅰ级推荐,B级证据);若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后,LDL-C水平仍未达到目标水平,推荐联合使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PCSK9)抑制剂治疗,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Ⅱ级推荐,B级证据)。 对于他汀不耐受或他汀治疗禁忌的患者,根据LDL-C水平目标值,可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或依折麦布(Ⅱ级推荐,B级证据)。
危险因素控制-生活方式
1.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和TIA
抗血小板治疗是非心源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目前,有多种抗血小板药物用于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复方制剂、西洛他唑及新一代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
基于CHANCE-2研究的结果,新版指南推荐:
发病在24 h内、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3分)或高风险TIA(ABCD2评分≥4分)患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荐进行CYP2C19基因快速检测,明确是否为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决策(Ⅰ级推荐,B级证据)。
如已完成CYP2C19基因检测,且为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携带者,推荐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1 d,此后继续使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单药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合并有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其他心源性栓塞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左心室血栓形成,心脏瓣膜病、心脏肿瘤。




2. 王拥军.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新证据、新指南、新规范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55(10) : 1061-1064. DOI: 10.3760/cma.j.cn113694-20220823-00637.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