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发布
近日,《中华肿瘤杂志》2023年45卷01期发表了《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新了Ⅳ期原发性肺癌的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Ⅳ期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指南》指出,原发性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6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约82.8万例,死亡病例约65.7万例。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导致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Ⅳ期。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Ⅳ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化疗是治疗Ⅳ期肺癌的基石,但疗效不佳。Ⅳ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是肺癌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研究进展最多的部分,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Ⅳ期肺癌的治疗理念在不断发生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近年来,中国新药研发不断发展,以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辟了肺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指南》围绕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病理诊断、肿瘤分期、治疗和Ⅳ期肺癌患者的随访等七个方面对Ⅳ期原发性肺癌的诊治进行了更新。病理诊断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基于遗传特征的分子分型使Ⅳ期肺癌的治疗步入了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时代,《指南》在病理诊断中着重描述了分子病理检测的内容;在治疗上,《指南》重点更新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进展,强调Ⅳ期肺癌应采用以全身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机体状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期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控制疾病进展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指南》的发表及时反映了国内外Ⅳ期肺癌治疗的新进展,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Ⅳ期肺癌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