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认知水平,共筑肾脏健康“中国梦”
2023年3月9日是第十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肾健康: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为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大全民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大众对肾脏疾病预防及管理能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发起,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学术支持,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世界肾脏日公益活动”,在北京举办。
本次公益活动特邀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张建兵、副主任刘健、宣传处处长左奇,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江华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必成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章锁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贵森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韩飞教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伦立德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张凌教授等嘉宾出席。
刘健副主任
刘健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广大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公益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知率和重视度,让人人都能享有肾健康,为健康中国愿景落地贡献力量。
陈江华教授
陈江华教授表示,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高发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其高危人群主要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以及肾病家族史、肥胖等人群。在应激环境下,容易造成意外的肾脏损伤和肾脏打击。值此世界肾脏日之际,他呼吁全社会关爱高风险人群,加强自我防控,有效防止肾脏损伤。
刘必成教授
刘必成教授表示,社会各界都应重视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树立慢性肾脏病可防可控的科学观念,重视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和随访,加强对慢性肾脏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慢性肾病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水平。
刘章锁教授
刘章锁教授提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需要动员全社会、全民参与。他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参与健康科普,加强对肾脏病的科普宣教,提高居民对肾脏病的关注与了解,使其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助力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李贵森教授
李贵森教授表示,由于人们对慢性肾脏病的了解较少,耽误了诊断和治疗,导致尿毒症高发这一局面,希望通过此次公益活动提高肾脏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以及对肾脏病的关注与了解,增强居民健康管理能力。
韩飞教授
韩飞教授表示,2022年全国肾脏病事业高速发展,无论是在学术方面、临床研究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都有着显著提高,但肾脏病事业仍面临着众多难题,有待攻克。
伦立德教授
伦立德教授希望,各地肾科同仁加入肾病科普的队伍,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肾脏病科普活动,增强大众对慢性肾脏病的了解与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张凌教授
张凌教授表示,每年春天都是肾脏健康科普宣传的好时机。患者健康教育需要寻找患者喜爱的科普教育形式,如有效利用短视频和公众号等,这样可以更为有效、更方便地帮助大众提高健康意识,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管理能力。
魏均民社长
魏均民社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公益活动,能帮助全民认识慢性肾脏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让人们了解肾脏病、重视肾脏病、远离肾脏病,也呼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积极组织开展慢性肾病的健康科普教育,增强居民自我主动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的能力。
宣读倡议书
启动仪式
关爱肾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仍任重道远
张凌教授分享
学术分享环节,张凌教授通过3方面对“血透患者SHPT临床诊疗观念认知与现状”情况进行分享,她指出:(1)慢性肾脏病是一类影响全身的疾病,超7成的血液透析患者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和血磷异常,半数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甲状旁腺功能以及血磷;(2)药物的管理不足,患者对于新药期望值较高,降低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3)医患之间缺乏合理沟通,血液透析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以及经济负担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需要患者与医生积极沟通。最后,张凌教授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关爱肾脏病患者,帮助肾脏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小结
此次公益活动旨在倡议广大医务工作者参与健康科普活动,提高居民对肾脏病的关注与了解,增强居民自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增强疾病防范意识,助力健康中国。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呼吁社会各方加大健康科普力量,引导大众进一步加深对肾脏健康的认识,降低肾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让人人享有肾健康,享受精彩人生。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