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建设内科/呼吸ICU,提升呼吸危重症救治水平 ——第八届全国呼吸危重症学术会议开幕
三月的沈阳,春意葱茏,生机勃勃。3月25日上午,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呼吸危重症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沈阳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宗安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玮教授共同主持。
在过去三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广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同道在疫情防控和肺炎救治,特别是危重症救治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这是疫情之后首次在线下召开的呼吸领域的盛会,旨在重点研究学科的未来发展,推动呼吸学科的同质化建设,提升呼吸危重症的救治水平。相信在王辰院士的带领及全国呼吸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呼吸学科打造成为强学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腾伟禹介绍了中国医科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绩,并表示医院未来会一如既往支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助力提升呼吸疑难危重症的诊治水平。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英辉在致辞中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在疫情期间的职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呼吸危重症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发展要求,包括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应对好疫情防控和春夏之际其他传染病的统筹防控问题。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宫福清教授希望此次盛会,能够搭建与全国呼吸学界同仁深入交流合作的平台,聚焦学术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创新技术合作,助力全国呼吸危重症救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也发表了高屋建瓴的致辞,为呼吸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医院和卫生系统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首先,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较多,不管是一般诊治还是重症救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首当其冲,在疾病防控过程中起到屏障作用。其次,呼吸危重症都有一个主导的病因,我们必须清除病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疾病治疗的规律,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过去ICU基本是对症治疗,但现代呼吸ICU可将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相结合,为患者提供综合的脏器支持。“王辰院士表示,”呼吸ICU是未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现代形式,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立呼吸ICU势在必行。他鼓励广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抓住时机,脚踏实地推进内科/呼吸ICU的建设,齐心协力开创呼吸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此次会议主题聚焦、内容丰富、大咖云集,除了设立5场重磅大会报告以外,还设置了呼吸治疗、呼吸睡眠、机械通气、危重症康复、ARDS、脓毒症等多个分会场,旨在深入开展呼吸危重症领域的学术交流,探索和解决呼吸危重症相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分享呼吸危重症诊治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理念,全面促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助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从大学科向强学科持续迈进。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