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推荐:抗炎饮食预防肿瘤
炎症是多种疾病的土壤,202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肿瘤子刊中刊文指出,癌症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炎症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联合发布《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从抗炎饮食角度和我国居民膳食特点,提供防癌、抗癌的饮食策略。
炎症与肿瘤
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放射性物质、紫外线、机械损伤、外源性化学物质、人体异物均可引起炎症。
研究表明,超过50%的死亡与慢性炎症有关,比如缺血性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自身免疫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指出,身体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诱发肿瘤的机制之一。有研究发现,炎症标志物与肺癌风险的关系,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肺癌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IL-8水平明显升高,并指出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是肺癌诊断的有效工具。
慢性炎症与什么有关?
01、运动
骨骼肌能够分泌细胞因子进入血液,这种过程可能具有减轻全身炎症的作用,而一项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31%的人缺乏运动。
02、饮食
随着精制谷物、酒精和超加工食品的摄入增加,这些饮食因素与免疫系统的改变有关,最终导致慢性炎症。
03、社会
持续的心理压力可引起皮质醇长期升高,破坏糖皮质激素下调炎症活动的能力,进而导致健康状况不佳。
04、环境
每年约有2000种新的化学品进入到人类生活中,包括食品、护理产品、药物、家用清洁剂等。
共识推荐抗炎食物
抗炎食物多是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多酚等,有助于降低身体炎症,全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与致癌物结合,改善肠道上皮组织增生,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其中含有的泛菌糖脂质具有使吞噬细胞、NK细胞和T细胞活性化的作用,这些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消灭癌细胞。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共同发布《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重点推荐下列抗炎食物:
碳水化合物——全谷物
推荐: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炎效应并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 (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中级)
膳食脂肪酸——不饱和脂肪
推荐:脂肪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30%,宜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有利于形成机体抗炎内环境。 (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蛋白质——优质蛋白质
推荐:蛋白质有轻微的促炎潜力,但由于肿瘤患者代谢紊乱,蛋白质消耗增加,建议肿瘤患者提高蛋白质的摄入, 推荐其蛋白质摄入量为1~1.5 g/(kg·d)。如果合并肾功能损害,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超过1 g /( kg·d)。(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蔬菜和水果——占总食物重量2/3
推荐: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中级)
植物化合物——黄酮、花青素、丁苯甲酸酯
推荐:部分植物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抗炎潜力,在肿瘤防治中有积极效果,但其在肿瘤防治中剂量和疗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推荐强度:弱,证据分级:中级)
酒精——最好不饮酒
推荐:酒精虽具有抗炎潜力, 但在肿瘤防治中,应避免长期过量或大量饮酒,肿瘤患者应戒酒(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茶——绿/红茶都有抗炎作用
推荐:绿/红茶具有抗炎生物活性,可依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习惯,适量饮用。 (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中级)
烹饪方式——少用煎、炸、烤
推荐:抗炎饮食的烹调方式应健康化,应以烩、炒、蒸、煮为主,少用煎、炸、烤等方式。 (推荐强度:强,证据分级:高级)
按照膳食炎症指数评分方法,以下5种食物属于促炎食物:高糖食物、精致碳水食物(白米、馒头、白面包、通心粉、蛋糕、饼干等);高脂食物、油炸食物;红肉、加工肉类;反式脂肪酸;高盐饮食,食用不当可能成为癌症的“加速器”。
另外,健康饮食必不可少,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坚持运动等,均有助于抵御慢性低度炎症的作用。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