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春末夏初日晒伤后怎么办?《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来源:
康迅网
2023-04-20 15:53:19

日晒伤好发于春末夏初,多见于妇女儿童、皮肤白皙人群及特殊工作者(运动员、有训练任务的军人、户外作业者等)。近期,中华医学会等组织制定了《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用于基层日晒伤诊疗指导。

临床表现

1.一度晒伤

皮肤暴露于过量紫外线辐照后3~5 h,皮肤出现红斑、肿胀,并伴有灼热及痛痒感,局部皮肤对热及机械刺激敏感性增高。日晒红斑表现为肉眼可见且边界清晰的淡红色、鲜红色或深红色斑疹,分为即时性红斑和延迟性红斑。即时性红斑指于照射时或照射后即刻出现的微弱红斑反应,数小时内消退。延迟性红斑指在照射后4~6 h后出现的红斑反应,并逐渐增强,12~24 h后症状达到高峰,3~7 d后红斑及灼热感逐渐消退,4~7 d后皮肤可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2.二度晒伤

较严重的日晒伤除了红肿症状外,还可出现皮肤水疱、大疱,伴剧烈灼痛感,达到浅Ⅱ度烧伤。这些症状会在7~10 d内消退,遗留色素沉着,但不留瘢痕。严重的日晒伤患者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甚至中暑及休克。严重日晒伤症状通常不会即刻出现,而是发生在日晒后的12~24 h。

局部治疗

日晒伤后应尽快给予冷湿敷(如生理盐水、硼酸溶液及2.5%吲哚美辛溶液等),或予以局部冷敷剂、冷凝胶等。如形成皮肤大疱,则应抽出疱液、保持疱壁完整,避免感染。已破裂的水疱应保持清洁,并使用湿性敷料覆盖创面。 

日晒伤后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可以缓解红斑及局部皮肤充血,抑制日晒后色素沉着,缓解局部皮肤疼痛感。可选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患处外用,2~3次/d。 

局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可有效缓解日晒伤症状,可选用2.5%吲哚美辛溶液,患处湿敷,2~3次/d。日晒伤,特别是达到二度晒伤的患者,其晒伤创面可外用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促进受损皮肤屏障结构的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凝胶制剂、喷雾剂或冻干制剂可直接应用于创面,必要时可使用无菌纱布或敷料湿敷过夜。

系统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日晒伤的最常用药物,可以缓解中波紫外线诱导的超敏反应。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轻日晒后皮肤对热及机械刺激的敏感性,同时降低日晒伤患者的疼痛感。必要时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0.3 g/次、2次/d。 

较严重的日晒伤患者,可予以口服糖皮质激素抑制或减缓日晒伤发生及症状。可选用醋酸泼尼松片,15 mg/次、1次/d。然而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并不能减轻日晒后导致的皮肤红斑和超敏反应。 

刺痒感严重的患者,可予以抗组胺药,减轻患者瘙痒症状。抗组胺药还可抑制日晒伤的皮肤炎症反应,抑制红斑形成。将抗组胺药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与仅使用日晒伤常用治疗药物(吲哚美辛)相比,其抑制红斑形成的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可选用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 

对于疼痛感明显的日晒伤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可以减轻日晒伤后皮肤敏感性及疼痛感。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等.日晒伤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4):348-352.

编排丨王申冲

校对丨冯熙雯

审核丨邢辰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