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使用较大剂量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仍效果不佳,超重患者如何治疗?

来源:
医路讲糖
2023-05-17 13:55:08

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口渴、多饮10年,血糖控制欠佳1个月”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36.3℃,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9/91 mmHg,身高:172 cm,体重:88 kg,身体质量指数(BMI):29.7 kg/m2,腰围:112 cm,臀围:103 cm,腰臀比:1.08。

辅助检查:

b234d29b7ce7f8c03a834cee71499874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内脏脂肪测量:

内脏脂肪面积134 cm2(正常<100 cm2),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 M值为2.56。

20115648dde8dfadc965deb736f9d844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ccd30b3ca9848783c73c60dbeb4698ef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初步诊断:

1、代谢综合征

(1)2型糖尿病

①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②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2、高脂血症

3、高尿酸血症

4、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5、肥胖症

治疗过程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体型肥胖,病程长,已使用较大剂量的二甲双胍3个月以上,胰岛素早期相分泌缺陷,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胰岛素抵抗合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完善相关检查后,未发现禁忌证。治疗方案及复查结果,见表2。

cbbfc07e74026c7ad1d0159b5d116da8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分析与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肝脏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除过量饮酒以外,无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原因,患者通常存在营养过剩、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S)相关表现。

非酒精性是指不饮酒或无过量饮酒史(男性饮用乙醇量小于30 g/d,女性小于20 g/d)。

通过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该患者目前的主要问题为代谢综合征,有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017年AAS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NAFLD患病率非常高,1/2~2/3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NAFLD,且NAFLD和T2DM具有双向联系,两者可能几乎同时发生。2018年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指南指出:鉴于NAFLD是肥胖和MetS累及肝脏的表现,大多数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处于单纯性脂肪肝阶段,治疗NAFLD的首要目标为改善IR,纠正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MetS、T2DM及其相关并发症,从而减轻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推荐合并T2DM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整代谢。二甲双胍、吡格列酮都可以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且两者联合应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为1+1>2。

综合评估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糖、体重、低血糖风险、肝肾功能、并发症、经济能力、接受意愿后,应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时,可减少内脏脂肪,改善肝脏炎症,且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需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药物的选择上需兼顾作用机制互补,针对超重或者肥胖患者,优选减重或者不增加体重的药物,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是NAFLD的主要人群,发生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应引起重视,并充分合理使用现有的糖尿病药物,兼顾高血糖及NAFLD。

本例患者采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对NAFLD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并未加重肝损害。在联合饮食及运动后,患者的体重、血压也有所下降。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