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丁小强教授:急性肾损伤诊治进展与质量控制

来源:
医路肾康
2023-06-12 10:10:33

6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小强教授在河北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3年学术会议上,就“急性肾损伤诊治进展与质量控制”进行了介绍。医路肾康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图片

丁小强教授

丁小强教授讲道,急性肾损伤(AKI)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实质损伤,严重阶段称为急性肾衰竭,具有涉及科室广、发病率高、社会影响大和预后差的特点。其中,AKI在综合性医院的发病率为3%~10%,在重症监护室的发病率为30%~67%,且危重症患者病死率为30%~80%。AKI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危重病,其诊治水平是反映国家/地区危重病救治水平和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AKI在肾脏病领域的诊治研究和质量控制,对临床诊治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AKI流行病学

丁小强教授讲道,AKI是可防、可控的。研究分析发现,全球成人AKI发病率为21.6%,病死率为23.9%;儿童AKI发病率为33.7%,病死率为13.9%。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大部分AKI存在漏诊或“掩护”的情况,在防治过程中更加艰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开展了大样本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首次明确了AKI的高发病率,且患病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缺血性肾病占AKI病因的74.81%,是AKI发病的主要病因。同时,不同科室发病率也不一样,排名前3的分别为心脏外科(42.0%)、肾内科(33.9%)和老年科(21.7%),(研究时间2014年10月—2015年9月,N=99 847)。丁小强教授补充道,发生AKI后,肾功能如果不能完全恢复,会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率。 

二、AKI的诊断

关于AKI,使用的诊断标志仍然是肾小球损伤和肾功能减退,无法及时反映肾小球早期的损伤情况,常见的如血肌酐和尿量。(1)血肌酐,存在升高滞后、基础肌酐缺失等问题。(2)尿量,容易受利尿剂和容量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AKI诊断的延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丁小强教授提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从2015年开始,建立了院内实时监控网络(E-Alert)系统,截至2020年,2/3以上被漏诊的患者得到明确诊断。院内E-Alert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AKI识别率,有助于及时开展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生物学标志物可辅助AKI的早期诊断,对AK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AKI生物学标志物

图片

此外,在探索早期诊断AK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过程中,发现尿TIMP2·IGFBP7、利用离子组学构建尿液离子指数、AKI动态预测模型,都对AKI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仍需加强研究和探索,为AKI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助推力。 

三、AKI的治疗

就AKI的治疗,丁小强教授介绍道,国内住院患者AKI病因以感染、肾前性、心血管事件因素为主,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常有多方面因素参与相关。因此,在防治中需考虑到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重叠交叉的可能性。在治疗原则上,需要遵循“改善肾脏关注、治疗原发疾病和解除尿路梗阻”3个原则。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贫血、危重状态、脓毒血症、创伤、心脏手术、容量过负荷和药物肾损伤等可控因素的综合管理。 

AKI肾前性病因的纠正:丁小强教授指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AKI,都必须尽快纠正肾前性因素,具体措施为静脉补液、改善低蛋白血症、降低后负荷量以改善心输出量、停用影响肾灌注药物、调节外周血管阻力至正常范围。当钠排泄分数<1%时,干预容易奏效。 

避免肾脏低灌注的目标值:危重AK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靶目标为MAP≥65 mmHg(1 mmHg=0.133 kPa)、CVP为8~12 cmH2O、血乳酸水平改善、尿量≥0.5 ml/(kg·h),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 

AKI的液体治疗:容量过负荷增加AKI患者的病死率,羟乙基淀粉增加AKI发病率,应避免使用,限制高氯液体的补液量可降低AKI发病率。研究表明,容量超过7.2%时决定透析指证的重要依据,并被国际指南推荐。 

AKI的肾脏替代治疗(RRT):RRT的时机宜早不宜晚,其推荐剂量为20~25 ml/(kg·h),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症患者倾向于选择CRRT治疗。当AKI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时,应紧急开始RRT,不应仅根据BUN、血肌酐值决定RRT开始时机,还需全面考虑整体病情,如是否存在可通过RRT改善的疾病状态、实验室检查的变化趋势等。当患者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如高钾、酸中毒、少尿或无尿,毒素堆积如严重氮质血症、尿毒症脑病,高容量状态如肺水肿和严重心力衰竭等症状时,需紧急使用RRT。 

四、AKI的质量控制

丁小强教授提道,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996—2010年,需要透析的AKI发病率从0.8%增长至3.0%,在教学医院尤其显著,可达到6.1%,其中,需透析的AKI患者病死率可达到50%,诊治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提升AKI诊治质量十分重要。此外,研究还发现,在595例接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中,约97%的患者发生了不良事件,常见的有低血压(43%)、低体温(44%)、心律失常(29%)、贫血(31%)和血小板减少(40%)等。其中,最需要重视的是低血压管理,这是由于低血压会加重患者的肾功能损伤。 

研究发现,早期肾脏科的参与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因此,未来可建立CRRT团队协作模式,从而做好AKI防治的工作,进一步推动国家/地区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小结

最后,丁小强教授总结如下:(1)AKI极为常见,涉及临床各科,院内发病率与院内感染相当,但病死率更高,是影响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医院层面的重视度远远不够。(2)AKI的漏诊、延迟诊断极为常见。(3)CRRT技术种类多,操作难度大,安全隐患突出(4)技术创新是提高AKI诊治水平的前提。(5)做好医疗质量管理,保证AKI诊治的效果。

整理自:2023年河北省肾脏病学术年会

文字/排版:梁许红

二校:黄瑞

编辑/审校:武多先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