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巍教授:《2023 CSCO肿瘤心脏病学指南》11个更新要点解读
2023年6月4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肿瘤心脏病学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等多家协会主办的“6.5肿瘤心脏病日暨第四届全国肿瘤心脏病宣传周”开幕式在大连市召开。
与会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对《2023 CSCO肿瘤心脏病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对更新部分进行介绍,现分享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一 肿瘤心脏病学诊疗总则
1.肿瘤治疗相关心脏功能不全障碍(CTRCD,表1)涵盖了广泛的因肿瘤治疗(包括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放疗)所带来的心脏表现,如心脏损伤、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表1 CTRCD的分级
注:CTRCD为肿瘤治疗相关心脏功能不全障碍;LVEF为左室射血分数;GLS为整体纵向峰值应变
2.更新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定义: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包括CTRCD、冠状动脉疾病、瓣膜性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与卒中、周围动脉疾病、出血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心包疾病等。
二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及其预防(化疗、靶向、内分泌、放疗)
1.新增化疗药物心血管毒性的预防——他汀类药物(表2)。
表2 化疗药物心血管毒性的预防措施
注:ACEI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新增抗血管靶向治疗心血管毒性——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RAF和MEK抑制剂、ALK和EGFR抑制剂(表3)。
表3 抗血管靶向治疗药物的心血管毒性分级
注:+++为很常见(≥10%);++为常见(1%~10%);+为少见(0.1%~<1%);±为罕见(<0.1%)
3.新增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心血管毒性预防(表4)。
表4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心血管毒性预防措施
注: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4.新增放疗的预防推荐(表5)。
表5 放疗的预防推荐
三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监测
1.细化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个体化、主动监测方案(表6)。
表6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监测方案
2.新增了基于危险分层、个体化主动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表7)。
表7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监测流程
注:TTE为经胸超声心动图
四 无症状心血管毒性的处理原则
•新增2种心肌保护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表8)。
表8 心肌保护治疗药物
注:ACEI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SGLT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ARNI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五 症状性心血管毒性的处理原则
1.更新心肌损伤与心力衰竭的处理原则(表9)。
表9 心肌损伤与心力衰竭的处理原则
注:ACEI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NI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SGLT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LVEF为左室射血分数
2.更新免疫相关心肌炎的处理原则(表10)。
表10 免疫相关心肌炎的处理原则
注:ECG为心电图;UCG为心脏超声;ICIs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MR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3.新增肿瘤相关冠心病的再灌注治疗(表11)。
表11 肿瘤相关冠心病的再灌注治疗
4.新增适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抗凝药物——阿哌沙班(表12)。
表12 适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抗凝药物
总结
1.《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防治指南》改为《肿瘤心脏病学指南》,以满足肿瘤心脏病学迅速发展的需要,更广义与国际接轨。
2.“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一级预防”改为“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及其预防”,在原有化疗、氟尿嘧啶等一级预防基础上,增加“抗血管治疗的心血管毒性”及“小分子靶点的心血管毒性”。
3.肿瘤治疗所致心血管毒性的监测,新增“基于基线危险分层、个体化主动监测、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具体个体化、主动监测流程”。
4.无症状心血管毒性的处理原则,新增“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5.症状性心血管毒性的处理原则,心肌损伤与心力衰竭新增“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免疫性心肌炎“疑似患者中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调整激素用法用量”;冠心病的再灌注治疗新增了“预期寿命根据血小板调整药物”;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增加“阿派沙班”;加强多学科合作、肿瘤学家与心脏病专家联手为患者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6.癌症幸存者的康复护理和随访等,更新后续介绍。
整理、排版丨冯熙雯
编校丨王申冲
审核丨邢辰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