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谭黎杰团队发现食管癌新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3-08-04 10:02:52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在Nature Medicine发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体免疫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有望提高局部食管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首次揭示了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该研究为我国食管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广大食管癌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点燃了新希望。

食管癌是我国排名前十的高发型癌症,其中90%以上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5年相对生存率为20%~30%。所谓“新辅助治疗”,就是把原本手术后才进行的“辅助治疗”提前到手术之前,一方面使局部晚期的肿瘤降期以获得更多根治性切除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手段,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病灶,以期获得长期生存。目前指南推荐的新辅助放化疗或化疗,虽然能够部分实现上述目标,但是毒副作用大,获益人群有限。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新辅助模式,并且能够在不同生物学特点肿瘤中精准实施,一直是食管外科临床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难题。

2019年开始,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了阿得贝利单抗用于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的Ib期NAITON-1907研究。在入组的30名患者中,25人完成了新辅助治疗和食管癌根治术,与放化疗或化疗的患者进行历史对照比较,具有较明显的生存获益,安全性整体可控,未出现症状显著或症状持续加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导致手术延迟或增加并发症的情况。放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的“脱发、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血液等他系统不良反应也得到有效缓解。

数据显示,经过免疫药物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达到了90%以上,远超研究设计的预期。研究证实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并通过多组学的转化医学研究首次揭示了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