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心,济世志——吴立文教授与癫痫、脑电图的故事
作者:卢强(北京协和医院,执笔),金丽日,邵晓秋,高伟,任连坤,窦万臣,林华,柳青,徐蔚海,王梦阳,吕瑞娟,陈晏,姚远,刘慧,彭炳蔚
吴立文 教授
吴立文教授是中国神经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长期专注于癫痫及脑电图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学组顾问等重要职务。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编写和参加编写出版医学著作8部,主编科普出版著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吴立文教授出身书香门第——一个被上天眷顾、天生做学问的家庭,家中曾有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家学渊源,以读书为有福。吴家的家训有一句话:“有福才能坐读书,成才未可忘忧国。”父辈吴氏四杰都是大家学者,家庭带给他的最大财富是完整的人格、独立的思维和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老伴说他什么都不争,日本老师说他没有野心,他懂得在喧嚣的时代如何保守自己、心无旁骛,专注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 中国抗癫痫协会宣传短片《淡泊的力量——吴立文教授》封面
吴立文教授师从我国临床癫痫及脑电图学奠基人冯应琨教授,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的13年里,他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国外学习,其中1983—1985年在日本静冈国立癫痫中心进修临床癫痫病学及脑电图学,1990—1992年在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小儿神经科进修小儿神经科及癫痫,1992—1994年获美国NIH神经科学奖学金,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任访问学者,专门从事癫痫临床综合征及国际分类的研究。
吴立文教授深知多学科合作才能更多地诊断和治疗癫痫,他致力于建立多学科合作平台,推动和筹划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癫痫中心,把多学科诊疗的国际模式引入中国。这颗带着国际化基因的种子,通过学生和300多名前来进修的医生播撒到全国各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癫痫的规范化诊疗。至今很多基层医院的癫痫诊疗还在采用协和模式,为中国的癫痫规范诊疗与国际接轨做出了贡献。他多次提及:“几个人的规范化诊疗只能让有限的患者受益,而推动一个学科才能让全中国的患者受益。”作为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分会的首届主任委员,他知人善用,扶植有能力的年轻人,全力推动全国范围的脑电图专业培训和水平考试。
▲ 吴立文教授全力推动全国范围的脑电图专业培训和水平考试
“我觉得学生的路是支持出来的,是引导出来的,也是我们鼓励出来的。”吴立文教授说,“我只想当一个好医生,同时希望年轻的医生有爱心、耐心和恒心,是善于学习的探索者,是讲诚信的社会人。”他的言传身教一直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2012年,吴立文教授成为继吴逊教授之后第二位获得亚洲、大洋洲癫痫杰出贡献奖的中国医生。荣誉是对他的肯定,但是吴立文教授一直都保持着为医之初的那颗淡泊心,他说:“作为医生,问好一个病史,就是完成了一半的诊断。临床第一,所有的检查和研究都是为临床服务。”
从医多年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个目的:给患者看好病,当一个好医生。
如今的吴立文教授仍然活跃在癫痫临床、学术领域,仍然心系癫痫患者。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大陆也深受疫情困扰。面对我国14亿人口、癫痫患病率达千分之七的现状,吴立文教授立即调整诊疗策略,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癫痫患者发送癫痫诊疗科普及慰问——《吴立文教授发来特别嘱咐:疫情之下癫痫患者不要慌》,详细告知癫痫日常诊疗措施:规律服药、多途径购药以保证疫情期间不断药、疫情常规防护等,同时安抚癫痫患者的焦虑等情绪。面对国内众多地区患者不能及时线下复诊等实际情况,吴立文教授特别安排视频门诊,极大地满足了长期慢病患者的复诊要求。对于部分癫痫患者,安排他们在当地完善相关头核磁、脑电图等资料,使癫痫患者及时得到良好的诊治。这些都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深深好评。吴立文教授在新冠疫情期间,还作为评委参加中国抗癫痫协会组织的癫痫病例大赛等学术活动,通过点评、讲座等形式,指导、培养年轻医生更好地成长。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