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淡泊心,济世志——吴立文教授与癫痫、脑电图的故事

来源:
神经时讯
2023-08-16 16:35:44
图片
北京医学会脑电图学组成立于1982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冯应琨教授担任组长。1992年,更名为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

40年来,在北京医学会的领导、各届委员的积极参与,以及历任主委曹启龙教授、吴立文教授、王玉平教授、金丽日教授和现任主委任连坤教授的努力下,分会长期致力于神经电生理学专家和临床医师的学术交流,学术活动蓬勃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为弘扬老一辈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专家修身治学的精神,分会将陆续介绍在本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神经电生理专家,本期介绍的是吴立文教授。




作者:卢强(北京协和医院,执笔),金丽日,邵晓秋,高伟,任连坤,窦万臣,林华,柳青,徐蔚海,王梦阳,吕瑞娟,陈晏,姚远,刘慧,彭炳蔚


图片

吴立文 教授


吴立文教授是中国神经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长期专注于癫痫及脑电图的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学组顾问等重要职务。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编写和参加编写出版医学著作8部,主编科普出版著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吴立文教授出身书香门第——一个被上天眷顾、天生做学问的家庭,家中曾有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家学渊源,以读书为有福。吴家的家训有一句话:“有福才能坐读书,成才未可忘忧国。”父辈吴氏四杰都是大家学者,家庭带给他的最大财富是完整的人格、独立的思维和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老伴说他什么都不争,日本老师说他没有野心,他懂得在喧嚣的时代如何保守自己、心无旁骛,专注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图片

▲ 中国抗癫痫协会宣传短片《淡泊的力量——吴立文教授》封面


吴立文教授师从我国临床癫痫及脑电图学奠基人冯应琨教授,自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的13年里,他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国外学习,其中1983—1985年在日本静冈国立癫痫中心进修临床癫痫病学及脑电图学,1990—1992年在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小儿神经科进修小儿神经科及癫痫,1992—1994年获美国NIH神经科学奖学金,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任访问学者,专门从事癫痫临床综合征及国际分类的研究。


1991年,吴立文教授参加了在日本静冈举行的国际抗癫痫联盟亚洲、大洋洲事务委员会成立大会,是中国大陆最早加入癫痫国际组织的神经科医生之一。这使他从一开始当医生,便站在了国际化的起点,专注地学习和研究癫痫,在那个时代,他成为北京协和医院为数不多专注癫痫的神经科医生。

读懂脑电图才能更准确地诊断癫痫


吴立文教授一生看得最多的图就是脑电图。

经过国内外系统的癫痫专业学习及培训,吴教授深刻认识到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疗中的重要性。他是在国内癫痫患者中较早倡导及开展常规及长时间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癫痫专家,通过系统观察和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癫痫发作时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特点,极大地提高了脑电图对癫痫诊疗的阳性率。他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儿童良性中央颞区癫痫的长期预后及临床特点,在国际上首次发表了福山型肌营养不良合并中央颞区脑电图局灶性放电的病例。

在后续的研究中,吴教授关注到遗传因素在癫痫发病中的重要性,在我国较早地开展针对特殊临床表型癫痫患者(夜发性额叶癫痫、热性惊厥发加征等)的遗传学病因筛查研究。同时,临床中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结构性问题也深深引起吴教授的思索,他在国内率先与放射科等相关科室合作,开展海马MRS、发作期SPECT检测等多种新技术,评估结构性病因,以期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进一步外科等诊疗提供依据。

吴立文教授还依据最新国际分类,对中国的癫痫患者进行了癫痫综合征层面的分类,提出可能的生长发育期特发性部分性癫痫的存在,使癫痫得以个体化治疗,大大改善了预后和疗效。为了更深刻地了解脑电图,他继承了冯应琨教授的做法,要求学生不仅会读图,还要会做图,北京协和医院至今保持着由医生自己出脑电图报告的传统。

身体力行 推动国内癫痫治疗发展

作为癫痫内科医生,吴立文教授看到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无助与期待,结合国内外癫痫诊疗状况,在国内较早倡导癫痫多学科诊疗。针对这部分患者,吴立文教授在国内较早地提出部分患者可考虑在综合、系统术前评估致痫灶及功能区的前提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主张。他明白手术刀对患者的作用,也理解外科医生的巨大风险。为了提高定位致痫区的准确度,他将之前较早开展的几项新技术引入术前评估体系,例如核磁共振海马成像技术、Wada试验及发作期SPECT检查等,以期精准评估致痫灶及功能区,为更好地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吴立文教授深知多学科合作才能更多地诊断和治疗癫痫,他致力于建立多学科合作平台,推动和筹划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癫痫中心,把多学科诊疗的国际模式引入中国。这颗带着国际化基因的种子,通过学生和300多名前来进修的医生播撒到全国各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癫痫的规范化诊疗。至今很多基层医院的癫痫诊疗还在采用协和模式,为中国的癫痫规范诊疗与国际接轨做出了贡献。他多次提及:“几个人的规范化诊疗只能让有限的患者受益,而推动一个学科才能让全中国的患者受益。”作为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分会的首届主任委员,他知人善用,扶植有能力的年轻人,全力推动全国范围的脑电图专业培训和水平考试。


图片

▲ 吴立文教授全力推动全国范围的脑电图专业培训和水平考试


言传身教 助力年轻医生更好成长

吴立文教授作为一名导师,言传身教地培养青年癫痫医生,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培养广泛的兴趣、发挥创造力,如今大多数学生都已成长为我国抗癫痫事业的中坚力量。


图片
▲ 吴立文教授在第三届华夏癫痫学术会议上与青年医生合影

“我觉得学生的路是支持出来的,是引导出来的,也是我们鼓励出来的。”吴立文教授说,“我只想当一个好医生,同时希望年轻的医生有爱心、耐心和恒心,是善于学习的探索者,是讲诚信的社会人。”他的言传身教一直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2012年,吴立文教授成为继吴逊教授之后第二位获得亚洲、大洋洲癫痫杰出贡献奖的中国医生。荣誉是对他的肯定,但是吴立文教授一直都保持着为医之初的那颗淡泊心,他说:“作为医生,问好一个病史,就是完成了一半的诊断。临床第一,所有的检查和研究都是为临床服务。”


从医多年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个目的:给患者看好病,当一个好医生。


如今的吴立文教授仍然活跃在癫痫临床、学术领域,仍然心系癫痫患者。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大陆也深受疫情困扰。面对我国14亿人口、癫痫患病率达千分之七的现状,吴立文教授立即调整诊疗策略,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癫痫患者发送癫痫诊疗科普及慰问——《吴立文教授发来特别嘱咐:疫情之下癫痫患者不要慌》,详细告知癫痫日常诊疗措施:规律服药、多途径购药以保证疫情期间不断药、疫情常规防护等,同时安抚癫痫患者的焦虑等情绪。面对国内众多地区患者不能及时线下复诊等实际情况,吴立文教授特别安排视频门诊,极大地满足了长期慢病患者的复诊要求。对于部分癫痫患者,安排他们在当地完善相关头核磁、脑电图等资料,使癫痫患者及时得到良好的诊治。这些都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深深好评。吴立文教授在新冠疫情期间,还作为评委参加中国抗癫痫协会组织的癫痫病例大赛等学术活动,通过点评、讲座等形式,指导、培养年轻医生更好地成长。


编辑 | 董晓慧
校对 | 仇俊鑫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条内容
订阅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