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两次手术、三程化疗 打赢“熊猫血”女孩的生命战役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3-09-04 09:47:40

本刊讯(通讯员 干玎竹 黎思健)对肿瘤患者的家人而言,等在手术室门外是最煎熬的时刻。一门内外,生死之间。

2020年5月,14岁的小时(化名)忽然出现腹胀、腹痛、伴恶心,茶饭难进。当地医院发现她的盆腹腔内可见长径约30厘米的囊实性包块,血流信号丰富,合并大量积液,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杨佳欣接诊后,经过检查判断:应该是卵巢恶性肿瘤,而且疑似晚期。鉴于小时是AB型RH阴性的稀有血型(俗称“熊猫血”),在团队的精心管理下,小时得到了有效的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床活动,切口也顺利愈合。

2023年4月底,小时再次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痛,疼痛从中上腹向右上腹转移,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外院检查提示肝脏巨大占位,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妇科和放射科介入治疗组马上进行多学科会诊:肝脏上的巨大占位性质不明确,不除外恶性可能,且有瘤内出血史,建议行限期手术治疗。

图片
手术现场

但小时已经接受了一次大的开腹手术,术后会有盆腹腔粘连。而肝脏上的病变巨大,与下腔静脉、门脉右支、右侧肾上腺关系密切,解剖位置复杂,显露困难,围术期大出血的风险也高。同时,小时的“熊猫血”也带来极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肝脏外科、输血科、麻醉科、ICU、泌尿外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梳理出完备的围术期准备、手术方案及备用手术方案。术前团队充分备血、药、器械、耗材及人员;术中麻醉医师严密监测;术后返回重症医学科照护。手术的难度虽然大,但在医生的高超技艺和麻醉科手术室的默契配合下,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团队顺利切下大小为13×15.5×6厘米的肿物。小时的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平稳,术后恢复也非常顺利,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已经完全坏死。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