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敲响警钟!胰岛素的十大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来源:
医路讲糖
2023-09-14 09:35:54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能够有效降糖,为无数糖尿病患者“保驾护航”。


胰岛素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降低血糖,另一方面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或胰岛素剂量使用不当,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一般患者会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迷或意识障碍,危及生命安全。糖友们一定要警钟长鸣,合理、规范使用胰岛素!



图片




胰岛素常见的不良反应除了低血糖,还有体重增加、过敏、水肿、视力模糊、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皮下脂肪增生、皮肤感染、局部淤青、疼痛,总共十大不良反应。胰岛素这十大不良反应,糖友们应该如何避免呢?今天就让小糖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吧!



01 低血糖



图片



低血糖是胰岛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血糖值≤3.9 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应对方法:意识清楚者,迅速给予15~20 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意识障碍者,给予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20~40 ml或肌内注射胰高血糖素0.5~1.0 mg;15 min后复测指尖血糖,直至恢复到>3.9 mmol/L。



02  体重增加



图片



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后,葡萄糖从尿中丢失减少,而转变成脂肪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应对方法:对这些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监测体重,注重协调使用胰岛素、饮食和运动间的平衡。



03  过敏



图片



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过敏,如纯度不够的动物胰岛素、胰岛素中添加的其他成分等。局部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硬结等表现,甚至还可能引起全身过敏的表现,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应对方法: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来改善局部反应,必要时更换胰岛素种类。



04  水肿



图片



水肿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有关,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素,尤其是使用胰岛素剂量偏大的患者,可表现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应对方法: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长时间没有改善,建议咨询专科医生进行诊疗。



05 视力模糊



图片



视力模糊可能是由于血糖迅速下降,使晶状体和玻璃体内渗透压增加,导致晶状体内水分逸出,屈光率下降,发生了远视。多见于胰岛素使用初期,或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患者。


应对方法: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该不良反应属于暂时性变化,随着血糖恢复正常而迅速消失。



06 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图片



一般见于患者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动物胰岛素后造成的免疫反应。


应对方法:可改换用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而且要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哦~



07 皮下脂肪增生



图片

多见于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增生部位多位于腹部。另外皮下脂肪增生会影响胰岛素吸收,使胰岛素吸收缓慢,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应对方法:定期轮换注射部位是预防胰岛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的有效措施,勿重复使用针头,同时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体型与所用针头长度、注射角度是否适当。



08 皮肤感染



图片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都较差,若在使用胰岛素时,不注意皮肤卫生,注射时不注意无菌操作,可使得细菌易于侵入机体,造成感染。


应对方法:控制血糖是预防感染的根本,注意个人卫生与注射时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必要手段。



09 皮肤淤青



图片



注射时用力过猛或注射时造成毛细血管损伤,都有可能出现局部淤青。


应对方法:一般情况下,淤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为了防止局部淤青,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切勿揉搓。



10 疼痛



图片



胰岛素在注射时可能会碰到皮下神经导致疼痛发生。


应对方法:可更换注射部位,以及更换注射方式。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可采用“弹射式”注射方式,速度快,痛感小,吸收稳定。

尽管胰岛素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它对血糖的控制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各位糖友千万别因害怕这些不良反应而拒绝使用。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希望你们能够更从容应对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突发情况。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