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警钟!胰岛素的十大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能够有效降糖,为无数糖尿病患者“保驾护航”。
胰岛素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降低血糖,另一方面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或胰岛素剂量使用不当,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一般患者会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迷或意识障碍,危及生命安全。糖友们一定要警钟长鸣,合理、规范使用胰岛素!
01 低血糖
低血糖是胰岛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当血糖值≤3.9 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02 体重增加
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后,葡萄糖从尿中丢失减少,而转变成脂肪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03 过敏
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过敏,如纯度不够的动物胰岛素、胰岛素中添加的其他成分等。局部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硬结等表现,甚至还可能引起全身过敏的表现,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应对方法: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来改善局部反应,必要时更换胰岛素种类。
04 水肿
水肿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有关,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素,尤其是使用胰岛素剂量偏大的患者,可表现为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05 视力模糊
视力模糊可能是由于血糖迅速下降,使晶状体和玻璃体内渗透压增加,导致晶状体内水分逸出,屈光率下降,发生了远视。多见于胰岛素使用初期,或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患者。
06 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一般见于患者使用了纯度较低的动物胰岛素后造成的免疫反应。
07 皮下脂肪增生
多见于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增生部位多位于腹部。另外皮下脂肪增生会影响胰岛素吸收,使胰岛素吸收缓慢,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08 皮肤感染
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都较差,若在使用胰岛素时,不注意皮肤卫生,注射时不注意无菌操作,可使得细菌易于侵入机体,造成感染。
09 皮肤淤青
注射时用力过猛或注射时造成毛细血管损伤,都有可能出现局部淤青。
10 疼痛
胰岛素在注射时可能会碰到皮下神经导致疼痛发生。
尽管胰岛素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它对血糖的控制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各位糖友千万别因害怕这些不良反应而拒绝使用。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希望你们能够更从容应对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突发情况。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