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别光止痛,还要警惕肾损伤!
秋季是海鲜丰收的季节,是吃海鲜的好时机。同时,秋季也是痛风的高发季节。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关节疾病,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炎症。在秋季,人们容易摄入较多的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食物是导致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尿酸持续升高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积,导致痛风。部分海鲜尤其是深海鱼、贝类、鱼子酱等,含有较高的嘌呤,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痛风发作。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不仅需要控制痛风发作的疼痛症状,还需要警惕肾损伤。痛风患者通常存在高尿酸血症,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最终导致肾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高尿酸血症均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2]。
高尿酸血症导致肾损伤的机制
高尿酸血症相关肾损伤涉及多个机制,包括尿酸盐晶体沉积、可溶性尿酸诱发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肾纤维化和胰岛素抵抗,具体如下。
1.尿酸盐晶体沉积:当血中尿酸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极限时,可形成单钠尿酸盐晶体并沉积在肾脏中,引发肾损伤,导致尿酸性肾石病、无菌性间质性肾炎和梗阻性肾病。其中,无菌性间质性肾炎是最常见的,主要通过免疫反应介导。单钠尿酸盐晶体通过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和补体系统介导肾脏炎症反应,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动脉硬化和随后的肾功能不全。
2.可溶性尿酸诱发炎症反应:在没有形成尿酸盐结晶的情况下,高水平的可溶性尿酸可以引发炎症反应,包括单核细胞趋化和巨噬细胞浸润,特别是M1型巨噬细胞,导致肾损伤和纤维化。
3.高尿酸血症导致内皮功能障碍:高血清尿酸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尿酸可以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降低内皮细胞中的CO生成,导致内皮损伤和血管舒张受限。此外,尿酸还可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引发血管收缩、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血管壁增厚和肾小动脉病变。
4.高尿酸血症诱导肾纤维化:尿酸可以通过细胞转分化、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进肾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以及自噬引起肾纤维化。
5.其他机制:高尿酸血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导致内皮细胞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从而引发内皮功能受损。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与高血压和肾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痛风患者如何早期诊断肾损伤
临床既往采取肾功能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进行判断,但效果较局限,无法准确且快速评估肾损伤程度,甚至影响后续治疗。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转铁蛋白(TR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生物标志物在预测痛风患者肾损伤程度上意义重大,且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
1.Cys C:Cys C是一种非甲状腺球蛋白,通常由有核细胞合成,以稳定的速率分泌。它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并在肾近曲小管内被重吸收。因此,Cys C的血清水平通常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如果肾小管受损,Cys C的水平可能升高,这使其成为评估早期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之一,是评估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2.RBP:RBP是维生素A的载体蛋白,尿液内RBP的排出量较少。在肾小球损伤或滤过异常时,RBP可能在尿液中排出。因此,尿中的RBP测量可以用于评估肾小球功能的障碍。
3.NGAL:NGAL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以在肾小管受损时升高。它对于评估肾小管损伤和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价值。
4.mALB:mALB通常由肝脏合成,正常情况下在尿液中含量较低。当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时,尤其是通透性增加,mALB的排出量可能会增加。尿mALB作为中分子肾小球性尿微量蛋白,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在判断继续性肾功能早期损伤上意义重大,是临床常见的尿微量蛋白指标。
5.TRF:TRF是一种大分子蛋白,通常难以从肾小球滤过。然而,如果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TRF可能从尿液中排出,因此可以用于评估早期各类肾损伤。
6.SAA:SAA是急性反应蛋白,在炎症、组织损伤或疾病活动时会显著升高。它还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激活,进而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和肾脏损伤。因此,SAA可以用于评估早期肾损伤。
小结
痛风肾病的症状在早期可能不明显,发展到晚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肾衰竭。对于痛风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和评估肾损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Cys C、RBP、NGAL、mALB等生物标志物可以对痛风患者肾损伤程度进行更早期、更准确地评估,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后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准确的参考。
参考文献
[1]Rodenbach KE,Schneider MF,Furth SL,et al.Hyperuricemia and progression of CK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h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ldren cohort study[J].Am J Kidney Dis,2015,66(6):984-992.
[2]Aiumtrakul N,Wiputhanuphongs P, Supasyndh O,et al.Hyperuricemia and impaired renal function: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Kidney Dis,2021,7(3):210-218.
编辑:黄瑞
审校:武多先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