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弘扬科学家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走近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蔺蓉和她的团队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4-01-02 10:39:08

编者按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为此,我刊将笔触对准科学家群体,以图片为载体讲述他们心怀家国、求实创新、协力攻关、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以飨读者。

消化道恶性肿瘤受众人群多,症状迁延反复,医疗费用负担重,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将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9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蔺蓉教授带领项目组开展“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断新技术的创建与应用”,针对消化道肿瘤相关分子诊断与治疗、共聚焦内镜的研发与拓展应用及相关平台建设、胶囊内镜的新设备新技术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荣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技奖。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图片

2020年5月,蔺蓉教授为1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共聚焦内镜检查。针对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难题,蔺蓉教授从临床需求出发,创新性地将基础研究筛选出的小分子靶标与共聚焦内镜技术相结合,通过开展功能性共聚焦内镜的临床应用,显著提高了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诊疗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技术目前已在多家医院推广使用,为提升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治水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片

2021年,蔺蓉教授指导团队对1例内镜检查高风险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传统模式下,胶囊内镜检查后需要人工阅片,工作效率较为低下,高强度阅片也极易造成漏诊。蔺蓉教授带领团队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与胶囊内镜检查相结合,建立了胶囊内镜对肠道疾病的诊断新模式,小肠病灶诊断敏感性由以往的74.57%上升至99.88%,病灶检出率整体由54.57%提升至70.91%,大大造福了临床患者。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图片
2021年1月,蔺蓉教授课题组在GUT上发表研究成果——磁控采样胶囊内窥镜的设计开发与性能检测,打破了长期以来胶囊内镜“只能看,不能碰”的困局。胶囊内镜自研发至今已20余年,现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由于集成度难以突破,除图像观察外,仍未能成功实现活检、治疗功能的进一步拓展。蔺蓉教授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消化内镜设备的研发,针对这一难题,改变以往固有思维模式,首次将液体采样功能集成在胶囊内镜中,并成功地实现了活体的直视下采样操作。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图片
2021年10月,蔺蓉教授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室操作,培养学生开展消化道肿瘤的系统性基础研究,为消化道肿瘤科研领域储备人才力量。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