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申领新程,创见未来 ——2024MRA多学科论坛成都会场成功举办

来源:
医路肾康
2024-03-20 10:44:28

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是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达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CKD,患有糖尿病相关CKD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进展为肾衰竭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异常早期,内分泌科医生应该更加积极地管理CKD,以便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为全面提升我国糖尿病相关CKD的防治水平,探讨糖尿病相关CKD的应对策略,2024年3月2日,由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发起并举办的2024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多学科论坛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成都/郑州七个省市联动举行,集结内分泌领域、肾脏病领域、心血管领域等众多大咖,深入探讨糖尿病相关CKD的规范化管理策略。会议盛况空前,精彩纷呈。




开场致辞

成都会场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兴无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蒋升教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何强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冉兴无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糖尿病相关CKD患病率显著增加,其并发症也日益受到临床关注和重视。本次论坛集结糖尿病相关CKD三大核心治疗领域的众多专家,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交流,探讨最佳诊疗方法。相信未来在多学科联合治疗下,有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蒋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糖尿病相关CKD的管理意义重大。希望通过内分泌科、肾脏科和心血管科等领域的交流探讨,可以更精准地把握糖尿病相关CKD诊疗的黄金窗口期,为未来其防治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何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中,多领域专家将共同探讨糖尿病相关CKD的多学科管理模式,为我国糖尿病相关CKD的防治贡献力量。

 

成都分会场主席致辞




启动仪式

随后,莅临现场的专家们伴随着多学科交融的金色丝带共同见证了“申领新程,创见未来”MRA2024多学科论坛的正式开启。

 

成都分会场启动仪式




学术讲座&多学科讨论

在上半场的学术交流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明辉教授围绕我国糖尿病相关CKD的防治挑战、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疾病防治模式分享了“我国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防治挑战与应对策略”。他在报告中指出,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相关CKD疾病负担沉重。我国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进展为CKD,发生大量蛋白尿及ESRD的风险更高,疾病防治管理面临多重挑战。临床上可通过早筛早诊早治,推动糖尿病相关CKD管理关口前移,全面管理危险因素,直接使用具有肾心获益的药物,以全面降低肾心风险。同时,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多学科协作,全面提升糖尿病相关CKD的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赵明辉教授作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Juliana Chan教授围绕糖尿病相关CKD防治的必要性、危险因素、延缓疾病进展的方法,以及香港管理经验等内容分享了“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开启早诊早治新纪元”。她在报告中指出,中国2型糖尿病相关CKD发病率高、负担沉重,且蛋白尿发生率较高,增加了糖代谢异常人群心肌梗死风险。内分泌医生应该在肾功能异常早期遵循“30-30蛋白尿管理原则”(UACR≥30 mg/g即开始干预治疗,30~300 mg/g为蛋白尿“逆转黄金窗”;对于尿白蛋白≥300 mg/g的CKD患者,建议将UACR降低≥30%为目标以延缓CKD进展,并长期维持治疗)积极管理糖尿病肾病。

 

Juliana Chan教授作报告

上半场的多学科讨论由冉兴无教授和何强教授担任主持,邀请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竹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启富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冬颖教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姜鸿教授,围绕“我国糖尿病相关CKD的防治挑战、难点及应对策略”“如何建立有效的早期干预机制,以延缓糖尿病相关CKD的进展”“哪些有效措施可以实现对心血管风险的早期干预”“如何看待糖尿病相关CKD的早诊早治,以及早期防治方面经验”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周竹教授提到,糖尿病相关CKD患病率逐年上升,但仍有很多患者对其存在和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患者在初次发现糖尿病时已经是肾脏病中晚期。并且,亚洲及中国人群更易进展为ESRD。因此,应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早期筛查和诊断,推动治疗关口前移;强化综合管理,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管理团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此外,临床上以非奈利酮为代表的药物也开创了糖尿病相关CKD诊疗新时代,造福更多患者。

李启富教授表示,要想延缓糖尿病相关CKD的进展,首先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患者对CKD的认识,促进早期就诊;全面管理血糖、血压、蛋白尿和血脂等危险因素;利用网络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宣教和管理。此外,医疗政策和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

张冬颖教授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相关CKD患者,重点筛查和管理心血管疾病是至关重要的。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特别要重视对心血管风险的早期干预;在晚期阶段,也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病情的进展。她特别强调,疾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和分级诊疗。

姜鸿教授针对糖尿病相关CKD的早诊早治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她提到,要想实现糖尿病相关CKD的早诊早治,需要从政策方面、医护人员方面以及患者方面全方位发力。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认识,关注蛋白尿等重要指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上半场多学科讨论环节

在下半场的学术交流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雨薇教授围绕非奈利酮在2型糖尿病相关CKD患者中的临床实践要点及临床应用实例,作了题为“从指南到实践优化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临床诊疗”的报告。她表示,多项Ⅲ期研究以及非奈利酮的临床应用实例均证实非奈利酮可降低尿白蛋白同时延缓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临床疗效确切。

 

张雨薇教授作报告

下半场的多学科讨论由蒋升教授主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会芳教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樊均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侯卫平教授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张学军教授围绕“在糖尿病相关CKD的诊疗中如何把握蛋白尿的黄金窗口期更好地管理蛋白尿及靶器官保护实现肾心获益”“如何利用现有治疗手段管理糖尿病相关CKD危险因素,最大化患者获益”“从临床研究到实践,如何合理使用具有心肾保护的药物来帮助患者改善肾心预后”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李会芳教授表示,作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板块,糖尿病相关CKD的早诊早治非常重要。糖尿病相关CKD发病机制多,包括血流动力学因素、代谢因素和炎症纤维化因素等。治疗时应从不同机制考量,进行综合管理。其中,既往被证明可以直接抗炎抗纤维化的药物很少,非奈利酮的上市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樊均明教授认为,从机制出发,血流动力学因素、代谢因素和炎症纤维化因素等共同驱动了糖尿病相关CKD的发生发展。因此,血糖、血压、蛋白尿均应被充分管理,合理控制。治疗药物包括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为代表的降压药,以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为代表的降糖药,第三代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以及中成药等,临床医生需要结合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择,最大化患者获益。

侯卫平教授提到,非奈利酮与其他药物相比,有显著的肾心获益优势,可降低尿白蛋白,延缓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在作用机制上填补了抗炎抗纤维化治疗的空白。此外,非奈利酮可为中国患者带来更显著的肾脏获益,这可能与高盐过度激活MR带来的炎症纤维化和氧化应激等导致的肾脏损害有直接关系。

张学军教授结合具体病例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她提到,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CKM)的概念强调了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代谢紊乱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CKM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推动糖尿病相关CKD的早期多通路诊疗,强调了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多学科的综合管理,以及对靶器官保护的重视,从而有望改善糖尿病相关CKD患者的整体预后。

下半场多学科讨论环节




结语

会议尾声,冉兴无教授、蒋升教授和何强教授进行总结发言。本次会议聚焦糖尿病相关CKD的多学科综合管理,邀请肾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糖尿病相关CKD的发病机制、早筛早治、多学科管理、药物合理用药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对进一步推动糖尿病相关CKD的规范化管理及防治策略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黄瑞
审校:武多先
医路肾康征稿邀请函
01
投稿内容

征稿内容不限于:人文故事、研究进展、肾内科临床用药经验分享、精彩病例解读、疾病诊治经验和要点等。

02
投稿方式|商务合作

投稿联系人:武老师 18331071683

投稿邮箱:547521674@qq.com

学术报道|商业合作联系人:肖老师 13691445911


    

请点击右下角“在看”和“点赞”

下期内容推送会出现在您订阅列表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23957号-2 | 成都康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