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OCC2020 | 基层教育论坛之最新高血压指南解读

来源:
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
2024-12-11 12:32:39

 2020年5月30日,在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0)云上东方Channel6 的基层教育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施海明教授带来的高血压领域最新指南的解读与分享。

 image.png

孙宁玲教授:将指南实践落到实处,积极行动起来

我国幅员辽阔,作为高血压大国,同时也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情况,这一指南对于我国高血压管理实践有何启示,临床医生、护理人员与社区健康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孙宁玲教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image.png

孙教授指出,本次指南的制定是为全球范围内18岁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管理提供指导,以践行ISH“改善血压升高带来的全球负担”这一使命。基于当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南在最实用和最受关注的部分如降压药物治疗策略、降压目标中,制定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两种管理标准,以提供资源匮乏和充足的不同情况分别具体应用。

孙教授认为,本次ISH指南最大的优势就是提出了“健康公平”的概念,其意义重大,对我国高血压管理的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次的ISH指南涉及了高血压管理的方方面面,内容比较丰富,但同时又比较简单。其中以下几个特点值得临床思考与借鉴:(1)简化血压分级:高血压分为1~2级,取消3级高血压;(2)简化危险分层:把高危与很高危合并,取消了很高危;(3)简化血压目标:最佳目标是130/80 mmHg,基本目标是140/90 mmHg(下降10/20 mmHg);(4)简化治疗流程:最佳方案是使用SPC起始治疗,优先选择A+C。

施海明教授:基层医疗原则——简单、粗暴、有效

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达2.45亿,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管理工作。《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的制定,可有效助力基层高血压管理。施海明教授就指南的药物治疗指导进行阐述。

 image.png

在治疗方面,施教授指出,高血压的治疗应为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在降压药物应用方面,施教授认为,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治疗,血压才能达标,推荐SPC:ARB+CCB联合是众多降压方案中降压效果最强组合之一。

建立健康档案首次被写入指南,这是该指南中疾病管理的一大亮点。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诊疗规范进行有效高血压管理,不仅要考虑血压水平还要关心心血管总体风险,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药物,提高血压监测水平,管理好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坚持定期随访,提高患者治疗获益。

纵观两位讲者的解读,均强调了指南实践简单实用的重要性,只有将指南落到实处,才能使血压得到控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村高碑店路15-3号
电话:010-85354800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