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媛教授:2024版《CACA整合淋巴瘤指南》重要更新解读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在2022版《CACA整合淋巴瘤指南》基础上,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套细胞淋巴瘤(MCL)、边缘区淋巴瘤(MZL)、慢性淋巴瘤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霍奇金淋巴瘤(HL)等常见淋巴瘤类型作了重要内容的更新,并且新增了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原发乳腺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睾丸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淋巴瘤、Castleman病、淋巴瘤放射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等内容;增加了淋巴瘤中西医结合、淋巴瘤康复、淋巴瘤护理的章节部分。
一、DLBCL
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较为常见的类型,R-CHOP方案是本病的基础一线治疗,但仍有30%~40%的患者复发或发展为难治性DLBCL。而维泊托珠单抗(CD79b ADC)在一线的应用打破了多年R-CHOP一直没有被超越的困局。POLARIX研究结果显示,维泊妥珠单抗联合利妥昔单抗(Pola-R-CHP方案)对比R-CHOP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了7.7%,基于该研究也包括了中国人群的数据,本指南推荐国际预后指数≥2的I~Ⅱ期伴大包块、Ⅲ~Ⅳ期DLBCL;6个周期Pola-R-CHP治疗方案+2个周期利妥昔单抗作为I级推荐。
复发/难治性DLBCL(R/R DLBCL)患者接受挽救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仅有10%的治愈率。针对预后极差的初始难治性及1年内复发患者,阿基仑赛(CD19 CAR-T)与自体移植相比,阿基仑赛组中位PFS为14.7个月,对照组为3.7个月。指南新增作为Ⅱ级推荐。对于不适合移植的R/R DLBCL,指南新增了维泊妥珠单抗+BR方案(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格菲妥单抗、塞利尼索、坦妥昔单抗等推荐。其中,格菲妥单抗作为全球第一个治疗二线及以上R/R DLBCL的CD3/CD20双抗药物疗效尤为显著,客观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6.7%和51.9%,中位PFS为8.6个月。
二、PCNSL
PCNSL是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预后较差的类型,属于免疫豁免部位的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分为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3个阶段。甲氨蝶呤为主的方案是一线治疗的主要方案。基于PCNSL复发难治,建议采用来那度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维持治疗,维持时间建议2年。CAR-T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泊马度胺等在R/R PCNSL中有一定疗效,循证医学推荐级别较低给予Ⅲ级推荐。
三、FL
FL是较常见的惰性淋巴瘤,Ⅲ~Ⅳ期FL很难完全治愈,经常复发。对于2次及以上复发的患者,指南新增以下治疗推荐。EZH2抑制剂他泽司他在二线及以上R/R FL患者的ORR为35%~69%,中位PFS为11~14个月;国内已获批上市的PI3K抑制剂包括度维利塞和林普利塞,单药治疗R/R FL患者的ORR为42%~80%,中位PFS为9~13个月;接受CAR-T细胞治疗R/R FL患者的ORR为94%,CR为79%;莫妥珠单抗治疗R/R FL患者的ORR为78%,CR为60%,预估2年PFS率为51%。
四、MCL
MCL兼具侵袭性淋巴瘤进展迅速和惰性淋巴瘤不可治愈的特点。一线治疗目前主要集中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耐受性上。TRIANGLE研究提示,对于初治Ⅱ~Ⅳ期、年龄≤65岁且一般状况较好、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CL患者,联合伊布替尼诱导和维持治疗可以提高疗效;联合伊布替尼后豁免移植与标准治疗疗效相当。因此,指南新增推荐BTK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2年。对于既往共价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非共价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治疗的ORR为57.8%,CR为20.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1.6个月,因此推荐其在复发难治患者的应用。
五、MZL
MZ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惰性淋巴瘤,包括结外边缘区、结内边缘区及脾边缘区淋巴瘤三种亚型。近年来研究提示,BTK在B细胞受体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R/R MZL,多项临床研究表明BTK抑制剂疗效显著。其中,泽布替尼治疗R/R MZL的ORR为68.2%,24个月PFS和OR分别为70.9个月和85.9个月。而奥布替尼治疗R/R MZL的ORR为58.9%,DOR为34.3个月。因此,新增BTK抑制剂作为R/R MZL的Ⅱ级推荐。
六、CLL
CLL是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ALPINE研究头对头比较了泽布替尼和伊布替尼治疗CL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泽布替尼的疗效显著优于伊布替尼,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因此指南新增泽布替尼作为有治疗指征患者一线治疗的优先推荐。ELEVATE TN研究为老年或体能状态欠佳的CLL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证据,在阿卡替尼的基础上添加奥妥珠单抗提高了初治CLL患者的疗效,故指南新增Ⅱ级推荐。
七、PTCL
PTCL呈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迅速、整体预后较差等特点。PTCL初始治疗仍以CHOP类方案为主,对于CD30阳性PTCL推荐维布妥昔单抗联合CHP方案。R/R PTCL目前尚无标准治疗,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的关键性Ⅱ期临床试验共纳入108例R/R PTCL患者,CR为23.1%,ORR为41.7%,mPFS为8.5个月。另外,JACKPOT8研究结果提示,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治疗R/R PTCL的ORR为44.3%、CR为23.9%,中位PFS为5.6月、中位OS为19.4个月。因此,指南新增米托蒽醌脂质体Ⅰ级推荐,戈利昔替尼Ⅱ级推荐。
八、ENKTL
R/R ENKTL预后差,首先推荐临床试验。其他推荐方案包括西达本胺、维布妥昔单抗、普拉曲沙、米托恩醌脂质体、PD-1/PD-L1单抗等。一项Ⅰb/Ⅱ期研究评估了信迪利单抗联合西达本胺治疗38例R/R ENKT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ORR为59.5%,CR高达48.6%,中位DOR、PFS和OS分别为25.3个月、23.2个月和32.9个月。因此,指南新增Ⅲ级推荐。
九、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cHL通常预后较好,多数患者通过治疗后能够获得长期生存。ABVD方案仍旧是当下cHL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进行2个周期ABVD方案后根据PET评估的中期反应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和是否联合放疗。ECHELON-1研究提示,相较ABVD方案,维布妥昔单抗联合AVD治疗初治Ⅲ/Ⅳ期cHL的OS和PFS显著改善,且安全性良好,指南给予Ⅰ级推荐。另外,S1826研究比较纳武利尤单抗联合AVD方案与维布妥昔单抗联合AVD方案,显示前者的2年PFS更优,为92%,指南对其作为初治晚期cHL的Ⅱ级推荐。另外,国内四项不同PD1单抗关键性Ⅱ期临床试验的汇总数据分析表明,PD1单抗治疗R/R cHL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因此指南新增国产PD1单抗作为R/R cHL的治疗推荐。
本次指南更新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撰写过程中重视中国研究者的研究数据,同时强调多学科协作的整合诊疗,兼顾中国疾病的特殊性、药品的可及性和药物经济学,作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南更好地服务患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清媛教授
撰稿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清媛,张翰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