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显优势,AI精准诊疗带动模式创新

来源:
康迅网
2025-04-11 16:10:24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格式,请更换浏览器。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作为全球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疗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病原体复杂多样,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易忽视机体整体免疫失衡问题,可导致病程迁延或病情反复加重。中医药疗法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以辨证论治为基石的中医体系,通过多维度的干预手段,不仅能够改善诸如咳嗽、发热等症状,还特别注重调节机体的气血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动态平衡。

本期内容特邀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至婉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赵丽敏教授,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展开分享,以期为临床医师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选择上,提供更为科学、全面且精准的思路与依据。

中医治疗ALRTI的优势与突破

王至婉教授指出,中医治疗ALRTI通常采用内服汤剂,根据患者症状和体质开方,并根据病情调整。中医还可采用针灸疗法,调节经络气血,增强免疫,缓解ALRTI症状。王至婉教授强调,中医治疗混合感染时,依旧注重辨证论治的理念,依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确定证型(如热毒炽盛、痰热壅肺等),以此选择相应疗法。例如,针对热毒炽盛的患者,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痰热壅肺的患者治疗则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为主。治疗过程中,还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辅助判断感染类型和程度,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下呼吸道混合感染的过程中,中药注射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热毒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展现了其广谱抗病毒的特性,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联合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可缩短退热、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原则与挑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发生急性加重(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也会增加住院和死亡风险。AECOPD通常由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需及时治疗。治疗的关键是维持氧合和血氧饱和度,缓解低氧血症。支气管舒张剂是基础治疗,可单独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吸入治疗。重症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气道炎症。出现呼吸困难、痰量增多和脓性痰等细菌感染指征时,应进行抗菌治疗,根据病原体流行病学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选择药物,轻症患者可口服,重症则考虑静脉用药。化痰药物如氨溴索有助于痰液排出,改善气道阻塞。茶碱类药物可改善气道通畅度。

赵丽敏教授指出,在治疗感染引起的AECOPD时,面临4个主要挑战:(1)病原体快速鉴别困难,导致经验性抗菌治疗不精确;(2)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使得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更难;(3)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4)预防急性加重的有效措施不足。未来研究需针对这些挑战进行设计,以改善AECOPD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AECOPD中具有优势,如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抗炎作用,同时对多种病原体有抑制效果。研究表明,针对AECOPD,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10 d,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6 min步行实验评分均明显提高。

中西医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认知差异

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备受社会关注。王至婉教授指出,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上,中西医各有优势。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和整体理念,认为疾病由内环境失衡引起,可通过多种方法调节整体机能并改善症状。西医则侧重抗感染,如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中医治疗手段多样,包括中药内服、外用以及针灸等。其中,中药内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个体化调配。中医注重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增强抵抗力,秉持增强机体正气抵御外邪的理念。例如,部分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西医则更侧重于直接治疗,通过使用针对性药物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从而控制感染的发展。

在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中,王至婉教授认为中西医联合治疗获益明显。例如,研究证实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病毒性肺炎,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如IL-2R、IL-6、TNF-α;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病毒抗原转阴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使用奥司他韦治疗。对于呼吸道混合感染(即细菌与病毒感染共存的情况),中医的清热解毒、清热化痰等疗法可以与西医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相联合。

赵丽敏教授补充道,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可增强治疗效果。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呼吸支持、抗感染等治疗是基础,中药注射剂如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可与之协同发挥作用。这些中药注射剂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保护组织器官、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从而降低病死率。临床治疗中,中、西医治疗两者互相补充,尤其在病毒性肺炎、混合感染及重症肺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可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AI模型提升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

2025年是人工智能(AI)爆发式发展的一年,赵丽敏教授认为,AI的进步为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机遇。临床医生可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对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数据进行智能解析。通过过滤宿主基因干扰,从海量数据中快速锁定低丰度病原体(如鹦鹉热衣原体等),使用该方法可覆盖检出限低至0.001%基因组。医生还可以利用基于图神经网络构建的“基因突变-表型耐药”关联图谱,预测病原体对特定药物的耐药性。王至婉教授也分享了有关AI应用的见解,她认为临床医生可以整合患者的基础疾病、炎症指标及肺部影像特征,利用AI算法预测患者在相关疾病的发作风险。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也可以结合AI分析结果,制定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结

当前ALRTI诊疗面临诸多挑战,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各有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提升疗效和生活质量。随着数字化医疗的发展,AI将在病原体鉴定、耐药性预测和疾病风险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精准医疗的实现。

专家简介
image.png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至婉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呼吸科科室主任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二届呼吸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世界中联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联过敏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呼吸病专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image.png

河南省人民医院  赵丽敏教授

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二病区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编辑部主任

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国家级知名专家

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九届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秘书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委会副会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常委,哮喘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哮喘学组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委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委会主委

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河南省医学会科普分会常委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条内容
订阅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