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学创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访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任委员林能明教授
在医药健康领域变革浪潮中,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以战略眼光和医者仁心,为临床药学发展绘就了转型与突破的清晰蓝图,推动了药师角色从“药品供应者”向“临床决策核心参与者”的蜕变。
面对医疗改革新命题,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通过技能竞赛、科普大赛等创新形式培育青年人才梯队。
为进一步了解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的发展历史、科学建设与人才培养,本刊特邀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试验与伦理分会主任委员、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任委员林能明教授进行分享。
■ 直面药学挑战,破局转型之路 ■
作为浙江省内最早成立的临床药学分会之一,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现有委员58名、青年委员43名,覆盖杭州市47家医疗机构。
在精准用药领域,特别是肿瘤精准用药领域,如何将基因检测结果转化为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不仅需要药师具备分子生物学知识,更要有扎实的临床肿瘤药理学知识。因此,在林能明教授看来,当前最大的挑战是药师角色从药品供应向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决策的转型。“药学服务转型与创新”也成为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当下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林能明教授的带领下,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近年来成绩斐然,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举办了多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会议。近5年来,先后有15位院士,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主旨报告,提升了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临床药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林能明教授深知,在医疗改革和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临床药学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他倡导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成员不仅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还要有医药护融合、医教研和医工信融合的行动力。
■ 锚定精准医疗,布局学科未来 ■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临床药学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发展机遇。谈及学科的前景,林能明教授充满信心。他表示:“在临床实践中,药师通过生物信息学、代谢组学、药代动力学、基因组学、影像学等数据分析,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积极推广这一理念,提高了临床药师对精准医疗和个性化用药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 构建多维平台,培育人才梯队 ■
林能明教授带领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沿着平台建设、人才引育、服务创新三个方向同步推进。
在他的带领下,浙江省临床肿瘤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药物规范化培训基地、浙江省审方基地、人社部博士后工作站、硕博学位点等相继建立。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进一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与国内学术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深化合作,引入了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杭州市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梯队建设,通过举办学术竞赛、技能培训等活动,激发青年药师的创新活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已经举办了多届杭州市医院药师技能竞赛和药学科普风采展示大赛,及走进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校相关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药师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也拓宽了药师的专业视野,促进了其技能和药学服务能力的提升。
■ 不改从医初心,笃行医者使命 ■
回顾自己的从医生涯,林能明教授感慨万千,在临床药学领域,他所参与的每一个案例,都如同照亮他前行道路的明灯,这正是医者仁心的生动“注脚”。
林能明教授表示,临床药师既是用药安全的“守门人”,更是治疗方案的“设计师”,他们的每一个分析、每一项治疗方案,都关乎着患者的健康与未来。
为此,林能明教授始终保持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渴望,不断学习、持续进步。他以“医者是需要终身学习”来激励自己,也勉励他人。他希望在临床药学领域不断精耕细作,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 寄语杏林新锐,擘画发展蓝图 ■
“青年临床药师要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林能明教授看来,青年高学历临床药师是临床药学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他相信,在青年临床药师的共同努力下,临床药学事业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他同时衷心希望青年临床药师能够关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基层药学服务的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杭州市医学会 付玲)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