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临床选择新指南:疗效相同,为何普伐他汀更值得推荐?

来源:
康迅网
2025-05-22 17:28:12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脂治疗的基石,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心血管风险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不同他汀类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存在差异,例如新发糖尿病、肌肉症状和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可能影响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普伐他汀作为经典药物,其临床数据相对较少,尤其与阿托伐他汀的对比研究不足。为此,研究人员利用大规模电子健康记录数据,比较中等强度普伐他汀(40 mg/d)与阿托伐他汀(10 mg/d)在预防心血管事件中的综合表现,旨在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

数据来源与分析过程
研究团队从14家医疗机构调取了1900例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采用通用数据模型进行标准化分析。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筛选出新使用普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并构建六个队列以评估两类药物的效果与安全性。
患者被平均分配到普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研究旨在评估两组药物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防效果差异,主要分析每组纳入2688例患者,次要分析每组纳入1258例患者。此外,评估新发糖尿病(每组n=2391)、新发肌痛或横纹肌溶解症(每组n=11799)和肝毒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每组n=403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每组n=3655)的风险。
为确保数据可比性,研究者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平衡组间差异,并通过荟萃分析整合各医院结果,提升结论的可靠性。
在主要(HR=0.84;95%CI,0.59~1.20)和次要MACE预防(HR=0.89;95%CI,0.68~1.16)方面,未观察到显著差异。同样,在新发糖尿病风险(HR=0.99;95%CI,0.79~1.23)方面也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普伐他汀组新发肌痛/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HR=0.82,95% CI,0.69~0.96)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异常升高的发生率(2.35%VS.3.37%,P<0.05)显著降低。
图片

图1 首次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二次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新发糖尿病和新发肌痛及横纹肌溶解的森林图和生存曲线

核心结果解读

1.心血管保护效果难分伯仲

无论是首次预防还是已患心血管疾病的二次预防,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降低主要MACE风险上表现相当,风险比均未显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提示,两种药物在核心疗效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2.安全性差异显著:普伐他汀更胜一筹

尽管两者在糖尿病风险上无显著差别,但普伐他汀在减少肌肉相关不良反应(如肌痛或横纹肌溶解症)和肝脏损伤(通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衡量)方面表现更优。具体而言,普伐他汀组的肌肉症状风险降低18%,肝酶异常发生率也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

表1 观察期间普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之间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异常

图片

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普伐他汀在心血管保护效果不逊于阿托伐他汀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肌肉和肝脏的不良反应。

这一特性使其尤其适合对药物耐受性较差或需长期治疗的患者。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人群(如老年人或合并代谢疾病患者)的疗效差异,并优化用药策略以提升患者依从性,从而改善长期心血管健康结局。

编译丨刘胜楠

编辑丨吴菁

审核丨邢辰


收藏(0)
+1
点赞(0)
+1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