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漏诊!2025最新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共识:6大要点全汇总
近日,《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 版)》正式发布。内分泌性高血压作为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类型,患者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极易出现漏诊与误诊。而早期进行精准筛查与有效诊治,对于提升整体疾病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非凡。该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及中国内分泌性高血压协作组经多次深入研讨,基于坚实的临床证据与丰富实践经验凝练而成,内容涵盖常见及少见罕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相关要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鉴别诊断依据。以下为大家详细梳理几种常见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筛查要点。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筛查要点
筛查对象:所有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新诊断病例,均建议至少进行1次原醛症筛查。对于初筛结果呈阴性的高危人群,像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低钾血症或肾上腺结节的高血压患者,需重复筛查。
筛查指标:推荐检测非卧位2 h的血浆醛固酮、肾素,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作为关键筛查指标。
筛查条件:理想状态下,应在药物洗脱后开展筛查。停用影响血清醛固酮浓度/肾素活性的降压药,或换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至少2周;若正在使用利尿剂及甘草类药物,则需至少停用4周。基于肾素浓度的ARR切点为2.0(ng/dl)/(mU/L),基于肾素活性的血清醛固酮浓度/肾素活性切点为30 (ng/dl)/(ng・ml⁻¹・h⁻¹)。
特殊情况:在未进行药物洗脱的条件下也可筛查,但结果解读需谨慎、合理。
库欣综合征筛查要点
筛查人群:建议对具有典型库欣综合征体貌特征(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紫纹等)、难治性高血压、存在与年龄不符的骨质疏松、发现肾上腺或垂体意外瘤等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s)筛查要点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要点
注:本文为该指南共识主要内容摘取,详细内容请参照原文。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国内分泌性高血压协作组.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J].中华内科杂志,2025,64(4):288-301.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