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2025)会议信息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厦门市医学会、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2025)拟于2025年9月18日-21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本次年会是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14届委员会以“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为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紧扣“学术兴则学科兴,学术强则学科强”的核心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战略方针,做好每件事,踏好每一步;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作,踏踏实实地发展学术。我们将学科的发展目标集中在科研突破上,在学术研究上强调“中国自主创新”,充分继承发扬历代麻醉人的学术积淀,凝聚全国各省市的力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团结奋进,创造新的伟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14届委员会以学科建设为根本,推动学科从主观评价的“大”国学科向客观事实的“强”国学科转变,持续深化“学术普惠”工程,注重成果转化。通过构建多层次学术参与体系,让更多麻醉医生参与到学术发展中,力求达成发展壮大麻醉医生队伍、提升麻醉医生职业价值与吸引力的双重目标。将更多麻醉医生培养成既能做好临床一线工作,又能通过临床学术总结提升业务水平的人才。在普遍提高麻醉医生群体的综合水平之后,助力中国麻醉学科实现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的学科发展目标。
中华医学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2025)将继续围绕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在强化科研和学术的影响力、创新力、协同力、数据硬实力的基础上,重点聚焦临床麻醉发展的解决方案、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等前沿议题,系统展示麻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为全国麻醉同道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共同进步的学术平台,全面展示中国麻醉学科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成果。
会议征文
本次年会将继续以“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为主题,推动“客观、底蕴、普惠、精进”的学科发展目标。年会将设大会专题报告、各专业学组分会场学术交流等内容,设立麻醉学科热点问题、多学科共同关注的专业研讨,并以专题板块和学术论文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
一、征文内容及分类
此次年会将在各亚专业征稿的同时设立多学科和热点问题专题,鼓励多学科研讨,关注基层发展和整体水平提高。
* 麻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麻醉安全与质控
* 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创新
- 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创新
- 麻醉药理学与研究创新
- 疼痛机制与研究创新
* 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与麻醉疼痛诊疗中心建设
* 重症监测治疗
* 中西医结合麻醉
* 麻醉相关新技术、新业务进展
- 输血及血液保护
- 气道管理
- 可视化与区域麻醉
- 体外循环与生命支持
* 加速术后康复与麻醉并发症防治
* 麻醉与交叉学科
- 麻醉与人工智能、麻醉装备
- 麻醉生理与睡眠科学
- 教育与基层人才培养
* 专科麻醉
- 产科麻醉(分娩镇痛试点工作)
- 儿科麻醉
- 神经外科麻醉
- 心胸外科麻醉
- 创伤急症手术麻醉
- 门诊、PACU和手术室外麻醉
- 骨科麻醉
- 五官科麻醉
- 老年人麻醉
- 器官移植麻醉
- 肿瘤与麻醉
- 围术期器官保护
- 麻醉护理
二、征文要求
1. 征文要求提供800-1000字摘要一份,根据提示填写题目、作者、单位等信息,正文需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 论文要求未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文责自负,概不退稿。
3. 各亚专业学组征文按照年会要求一并投稿。
4. 本次大会通过网上在线投稿,请登录大会网站:http://www.cmacsa.org 点击进入年会网站进行投稿。大会接受中文及英文投稿,但是同一篇论文不得同时递交中文和英文稿件。
三、 投稿方式
论文摘要请通过网上投稿:http://www.cmacsa.org
扫码进行在线投稿
四、截稿日期
截稿日期:2025年7月15日24时。截止日期前,可在线修改摘要。
联系方式
学术筹备
01
王英伟(秘书长)
电 话:021-5083 2011
杨立群(副秘书长)
电 话:021-5090 3239
苏殿三(学术秘书)
电 话:0571-8723 6169
邮 箱:184872238@qq.com
田 婕(学术秘书)
电 话:130 5229 7158
邮 箱:490554662@qq.com
何 杰(工作秘书)
电 话:138 1693 4171
邮 箱:sdong_223@163.com
会务筹备
02
陈 凯(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
电 话:010-2172 1235
邮 箱:kevinchen_cma@163.com
注册/投稿技术支持
03
李倩影
电 话:132 4005 1080
邮 箱:csacma@126.com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