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李明磊教授: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出凝血管理策略与实践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06-17 17:30:02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格式,请更换浏览器。

微信图片_20250527114154.jpg


李明磊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小儿内镜外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儿童男科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泌尿学组委员

在小儿泌尿外科领域,尿道下裂修复、肿瘤切除术及先天畸形整形术等均属于高出血风险手术类型。其中,尿道下裂手术因手术部位血管分布密集、血运丰富,更易出血。基于此,特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明磊教授,分享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出血防治及出凝血管理策略。(以下文案为关键点提炼,详细内容请观看访谈视频)


1


儿童泌尿外科高出血风险手术案例分享


李明磊教授:儿童泌尿外科出血高危风险手术主要包含两类情况:一类是本身属于出血高危风险的手术,如尿道下裂手术、肾及膀胱等部位的肿瘤手术,以及先天畸形的整形手术等;另一类是存在增加出血风险因素的手术,像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血运丰富的手术,还有大体积肿瘤手术、晚期肿瘤手术等。以下为大家分享两个典型的临床病例以供参考。


(1)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出凝血管理:我们曾收治1例1岁、体重不足10公斤的尿道下裂患儿,轻微贫血,生殖器发育不良,尿道不在正常位置,手术需保留尿道板并切开阴茎头,术中采用1:10万肾上腺素局部湿敷止血,同时切开尿道板植入游离皮片扩大管径,完成阴茎头成形。因患儿体型较小,常规包扎易脱落,遂采用上仰贴于下腹壁的局部加压包扎方式。术后苏醒后因哭闹、药物代谢等因素,伤口出现渗血。经重新消毒清理创面、重新包扎,并静脉滴注尖吻蝮蛇血凝酶三天,出血得到控制,最终伤口愈合良好。该病例提示,尿道下裂手术中加强围手术期的止血管理、保障清晰手术视野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血肿、尿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2)膀胱内肿瘤患者出凝血管理:横纹肌肉瘤多位于膀胱颈出口、后尿道及前列腺区域,此类肿瘤因位置特殊,不适宜直接行根治性全切手术,否则会严重影响患儿排尿功能。参考国际治疗经验,采用化疗、放疗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手术过程中,需在切开膀胱后尽量切除肿瘤组织,但无法切除膀胱壁,因而会留下较大创面,出渗血风险大。必须进行严格的局部止血,直至肉眼观察无出血方可结束手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持续冲洗膀胱,术中、术后连续三天应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有效降低出血风险。术后可根据出血情况调整用药次数,若三天后出血倾向明显降低,经综合评估手术切口渗血情况、血色素变化等指标,确认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后,可停药观察。


此外,术前需全面评估患儿情况,排查潜在的出血性疾病,以保障手术微创性与术后快速恢复。


2


儿童围手术期出凝血综合管理措施


李明磊教授:儿童手术出血管理需从术前、术中到术后进行全程精细化把控。


术前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既往有无外伤后皮下淤血等出血倾向表现,并完善凝血四项等常规检查,若发现凝血指标(如APTT)明显延长,应及时联合血液科进一步排查凝血因子缺乏情况,以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术中操作需格外精细,充分利用双极电凝等技术及时止血;并与麻醉医生紧密配合,监测血色素;必要时输血,并且应尽量减少输血,避免输血的不良风险。


术后可以短期应用止血药物,并辅以消炎处理,降低出血风险,加速康复;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对于肿瘤切除等大型手术,因切口长、创面大,更应强化止血措施,尽量避免发展至需输血的程度。


3

药物止血的价值及临床应用

李明磊教授:止血药在儿童外科手术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术前、术中、术后规范化应用止血药物,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创面渗血,不仅增强了外科医生手术操作的信心,同时也通过稳定术后恢复状况,提升了家长对治疗的信任与配合。对于术后出现明显渗血或迟发性血肿等状况,合理运用止血药物结合局部压迫等保守治疗手段,多数可避免二次手术干预,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与经济成本。


尖吻蝮蛇血凝酶作为原创新药,通过特异性水解纤维蛋白原α链,形成疏松纤维蛋白网发挥止血效应,其作用机制类似内源性凝血酶,但安全性更高,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及D - 二聚体水平。临床研究显示,在超3万例儿童应用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0.14 ‰,主要表现为轻微皮疹、呕吐等,属于十分罕见。可根据患儿年龄调整用量(1岁以内0.5 U/次,1岁以上1 U/次),药物起效迅速(5~10 min),每日可使用1~2次。此外,该药物属于医保国谈品种,没有支付限制条件,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经济负担,为临床药物止血提供了高效、安全且经济的优质选择。


小结

小儿泌尿外科围手术期出凝血管理需多维度、全流程把控,结合精准的病情评估、规范的操作及高效安全的药物应用,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手术安全与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石光,庞建新,孔焕育,等.尖吻蝮蛇血凝酶药效评价及其作用机制[J].中国新药杂志, 2010,19(18):1706-1709.

2.《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2022.11出版

3. 程毅菁,李涛,刘军廷,等.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物警戒,2024,21(07):787-790.

4.中国药师协会围手术期用药工作委员会,等.围手术期止血药物的选择与药学监护专家共识[J].医药导报,2025,44(1):7-19.

5.血凝酶在急性出血临床应用专家组.血凝酶在急性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2):4.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