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围术期利多卡因的使用:11种常见手术的用药方案

来源:
围术期医学论坛
2025-06-19 14:14:24

围术期疼痛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核心环节。通过合理使用静脉利多卡因,可以有效提高术后镇痛满意率、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预防并减轻术后恶心呕吐(PONV)、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等。然而,不规范的用药方案可能导致镇痛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和预后质量。本文梳理了11种常见手术场景下利多卡因的使用方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利多卡因在不同手术中的用药方案

1.消化道手术

结直肠手术

用法用量: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泵注2 mg・kg⁻¹・h⁻¹至手术结束。

作用: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避免术后恶心呕吐,降低疼痛评分,加速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胃肠道手术 

用法用量:诱导前30 min或诱导期给予负荷剂量1.5 mg/kg(理想体重),术中持续输注剂量2 mg・kg⁻¹・h⁻¹,直至手术结束或至麻醉后恢复室。

作用:优化术后疼痛管理,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2.妇科手术

腹腔镜妇科手术

用法用量:如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维持期2 mg・kg⁻¹・h⁻¹。

作用:可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降低术后恶心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妇科肿瘤根治术 

用法用量:麻醉诱导期和维持期应用利多卡因,诱导前1.5 mg/kg,维持期2 mg・kg⁻¹・h⁻¹。

作用: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

3.胸科手术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用法用量:诱导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1 mg/kg,维持期1 mg・kg⁻¹・h⁻¹。

作用: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发生率,提高患者恢复质量,还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4.骨科手术

脊柱外科手术

用法用量:部分研究表明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有一定效果,但具体用量尚待明确。

作用:可有效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术后疼痛,但也有研究未发现明确效果,其应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全髋置换术

用法用量: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但还需更多临床研究明确具体用量。

作用:可减轻术后疼痛。

5.耳鼻喉科手术

上气道手术

用法用量: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2 mg/kg,随后术中泵注2 mg・kg⁻¹・h⁻¹直至手术结束。

作用:可提高术后恢复质量评分,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PONV发生率。

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 

用法用量: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作用:能减少丙泊酚用量,减轻苏醒期呛咳和拔管后咽痛,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6.神经外科手术(脑膜瘤切除术)

用法用量:术中使用利多卡因(负荷剂量 1.5 mg/kg)。

作用:有助于收缩颅内大血管,扩张创伤部位微血管,缓解微血管痉挛,改善缺血组织血供,减轻脑组织损害,起到脑保护作用,降低血清相关蛋白含量,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7.血管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用法用量: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具体用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作用:对患者有脑保护作用,尤其对伴运动障碍的高危患者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应激,促进术后恢复,但相关临床研究较少,需进一步验证其加快术后康复的效果。

注意事项

1.利多卡因使用需严格遵循剂量和速度限制,如最大输注量不超过120 mg/h,负荷量不超过1.5 mg/kg,注射时间>10 min,维持期输注≤1.5 mg・kg⁻¹・h⁻¹,持续时间≤24 h,体重<40 kg患者不宜静脉注射。

2.在利多卡因输注前后4 h内不建议进行神经阻滞。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