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版!儿童肺隔离和单肺通气技术临床应用17条专家建议
在儿童胸科手术的麻醉管理中,肺隔离(LST)和单肺通气(OLV)技术的应用不可或缺。然而,相较于成人,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使得LST和OLV技术在实施过程与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上更为复杂,并且医院间、麻醉医师间的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和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小儿麻醉分会、胸科麻醉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儿童肺隔离和单肺通气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专家团队通过广泛收集临床实际问题、系统检索循证医学证据,并经多轮深入研讨,最终形成17条推荐意见,以推动儿童LST和OLV技术的标准化实施,为我国儿童胸科手术安全和质量保障提供专业支撑与规范指引。
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在气管导管外使用支气管封堵器(BB)进行LST时,建议使用带套囊气管导管以降低漏气可能。(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建议依据胸片、胸部CT、MRI或3D重建等影像学资料评估呼气道参数和形态,选择合适方案进行LST。(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3:婴幼儿机械通气参数选择较成人严格,可优先考虑压力通气模式;长时间机械通气或危重儿童,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参数。(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4:在低体质量新生儿、紧急气道出血及张力性气胸等情况下,单腔气管导管置入支气管仍是一种常用方法。(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5:建议在视频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采用最低封堵压力充气且术中间断放气;2岁以下儿童建议采用气管导管外封堵法。(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6:对于≥6岁的儿童,结合影像学资料可考虑选择适合型号的Univent导管,但一般不作为首选。(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7:对于体型较大的儿童,需根据影像学资料确定适宜型号的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婴幼儿不建议优先考虑Marraro儿童DLT。(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8:对于手术时间较短、术野暴露要求不高、两肺之间无相互污染风险的情况,可让外科医师压迫肺组织或使用二氧化碳气胸的方法来改善术野暴露。(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9:建议采用肺部超声评估婴幼儿LST效果,辅助确定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及早期诊断术后肺部并发症。(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10: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手术,建议使用单腔气管导管或BB实施OLV,如困难请外科医师压迫肺组织以实现OLV;联合使用5~8 cmH₂O PEEP行机械通气,并监测动脉血气。(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1:对于膈疝手术,麻醉诱导前应插入鼻胃管,防止疝入胸腔内的胃肠道过度充气加重对纵隔的压迫;可采用快速顺序诱导或保留自主呼吸的方法插管,避免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前正压通气;一般使用BB实施LST和OLV;对于低龄和低体质量儿童,如难以实施LST,可采取二氧化碳气胸或外科医师压迫肺组织的方法。(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2:对于先天性囊性肺疾病儿童,在实施OLV前应尽可能保留自主呼吸,如需正压通气,应尽可能使用较低气道压;支气管囊肿患儿应积极采用LST,避免囊液污染健侧肺。(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3:对于侧开胸或胸腔镜下心脏内直视手术,建议使用BB经气管导管内封堵实施LST和OLV。(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4:婴幼儿目标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以上即可。根据氧合情况按1~2 cmH₂O增幅逐步滴定至合适水平PEEP,亦可根据最佳顺应性或肺部超声等方法滴定PEEP水平。(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5:OLV期间可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于并存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须平衡高呼吸参数致胸内压增加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致肺动脉压进一步升高的风险,在严密监测下实施OLV。(证据水平:中,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6:为加速肺萎陷,应尽可能减小肺内气体溢出的阻力;确保潴留在肺泡的气体类型属于易吸收气体(如氧气或氧化亚氮,而非空气)。(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7:虽然缺乏充分的循证依据,但儿童保护性OLV策略仍以满足通气所需的小潮气量、适当水平的PEEP以及间断肺复张为基础。(证据水平:高,推荐强度:强)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