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云端汇聚肾病专家,钾症诊疗共觅良方——“肾脏病高钾血症诊疗”评审会成功举办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06-24 16:54:40

6月16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编辑部发起的“肾脏病高钾血症诊疗——优秀临床案例成果征集评审项目”线上评审会顺利举办。

1.jpg

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汪年松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参与点评,邀请到福建省立医院洪富源教授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毛慧娟教授作为点评嘉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叶秋萍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晓庆医师、龙岩人民医院陈晓海医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玄先法医师、江阴人民医院武侠医师进行案例分享。

开场致辞

汪年松教授在开场辞中提到本次会议旨在通过严谨的评审,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并为医师们提供宝贵的反馈与指导,助力其优化病例展示,为后续案例大赛奠定坚实基础。汪教授表示,希望各位医师能够充分展现专业水平,以严谨的态度参与案例分享。同时,他期待点评专家秉持专业精神,提出中肯建议,共同推动本次评审会取得圆满成功。

2.png

汪年松教授

临床案例剖析与学术前沿分享

在汪年松教授的主持下,叶秋萍医师、李晓庆医师、陈晓海医师、玄先法医师和武侠医师分别进行案例分享,毛慧娟教授和洪富源教授均给予了精彩点评。

3.png

毛慧娟教授

4.png

洪富源教授

案例分享的上半场,叶秋萍医师以“1例假性高钾血症案例分析“为题作分享,指出本案例患者住院期间多次查出重度高钾血症,但患者无四肢、口唇麻木、乏力等不适,无酸中毒改变,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且无ST-T改变,进一步完善温浴送检血钾提示低钾血症,考虑假性高钾血症。并表示,尽管假性高钾血症已被大家认识,但其原因未被临床医生所熟知时,有可能会造成临床误诊延误治疗,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5.png

叶秋萍医师

李晓庆医师介绍了1例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的案例,表示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但未口服ACEI/ARB等降压药物,近期因血肌酐升高,饮食欠佳,考虑其高钾血症与肾功能下降、服用某些(含钾)排毒药物有关,该患者尚未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但从图3可见血钾呈上升趋势。在加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后,血钾下降至正常范围,后在规律血液透析的情况下,血钾浓度稳定在正常范围。并认为,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在CKD 5期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使用应个体化,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6.png

李晓庆医师

毛慧娟教授以《长期控钾,长效达标》为题作学术分享。CKD患者高钾血症长期、慢性、反复发作,增加心血管事件、CKD进展和死亡风险,高钾血症的管理策略已从急性处理转变为长期持续控钾。她表示,多项指南提出高钾血症需长期管理,预防复发,长期管理的最优手段为口服钾结合剂,钙型钾结合剂不影响血清钠,可适用于更多患者。钙型钾结合剂聚苯乙烯磺酸钙是CKD患者高钾血症长期血钾控制的治疗优选,1-2年长期治疗始终有效维持血钾稳定,此外不会导致额外的钠摄入,患者耐受性良好。

 

在案例分享的下半场,陈晓海医师分享了一例“左颈内静脉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误入奇静脉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案例。他指出,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提示透析充分性不足。对此,他建议:慢性高钾血症患者需强化长期随访管理,优先开展生活方式和饮食教育,调整可能升钾药物,并及时加用降钾口服药;对于反复高钾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增加血钾监测频率,排查病因,实施对因治疗,前移干预关口,避免漏诊误诊,以有效控制血钾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7.png

陈晓海医师

玄先法医师以“口服钾结合剂治疗多囊肾合并高钾血症1例”为题进行案例分享。他介绍到,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临床急症,可能引发致死性心律失常,需早期识别与及时救治,并重视长期管理与持续监测。目前,其长期管理包括低钾饮食、调整药物、纠正酸中毒、促进钾排出及血液透析等。该患者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后,血钾迅速降至正常范围,且小剂量维持即可稳定控制血钾,用药便捷且不良反应少,对高钾血症的紧急降钾及长期管理均具重要意义。

8.png

玄先法医师

武侠医师分享了1例口服钾结合剂治疗慢性肾衰合并高钾血症的案例。她指出,本例患者血钾升高,考虑与患者服用中药及ACEI类药物有关,该患者血钾已达紧急透析指征,但患者拒绝行肾脏替代治疗,随应用高糖胰岛素及夫塞米降血钾,同时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降钾,后患者血钾降至正常,表明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可有效降低慢性肾损伤所致高血钾。

9.png

武侠医师

会议总结

汪年松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案例评审会旨在借助有价值的案例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参考,优化临床实践。他肯定了与会医师案例展示的详细性和分析性,感谢点评专家的真知灼见。同时,他还鼓励大家继续积极总结并投稿有价值病例。

10.png


汪年松教授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