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掌门人】张征:从胃肠镜到“肝病侦察兵”,带领新生学科的破茧之路
在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病内科的病房里,科主任张征正面诊完一位患者。八年前这位肝癌术后并发症患者被他们从生死线上拉回,如今定期复查状态良好——这些长期陪伴的老友,是她最珍视的“勋章”。 从消化内科医生到肝病学科带头人,张征的二十年从医路,正是一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脏病学独立发展的奋斗史。
2002年,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的张征进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工作。她最初的梦想是操作胃肠镜:“有操作有临床,成就感很强”。她学习能力强,也肯吃苦,很快就成为了一名胃肠镜好手。命运的转折出现在2006年。当时医院肝胆外科实力雄厚,却缺乏专业肝病支持团队。时任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带头人的吴金术教授和消化科的胡小宣主任提出应该组建专门的肝病科。 “科室里大部分都是慢性疾病患者,陪伴着他们一路走来,有辛苦也有幸福,但患者的信任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 “早期胡小宣主任先在消化内科组建了肝病小组,并问我是否愿意参与其中。从那时起,我开始同时从事胃肠镜检查和肝病相关工作。”张征回忆。2008年,肝病科正式从消化内科剥离,成为了一个单独的学科。带着对操作的留恋、累积的肝病诊疗经验以及肩上的责任,张征踏入了新领域。“我国是肝病大国,我们医院肝病患者数量庞大,成立独立的肝病科、系统性地诊疗肝脏疾病是大势所趋,也是百姓所需。”这个当时少有人走的路上,他们成为湖南省首个独立肝病专科。 “夹缝中”的突围术 独立成科后挑战才真正开始。肝病领域长期被感染科和消化科“分治”:感染科专注乙肝等病毒性肝病及重症肝衰,消化科掌握肝硬化内镜治疗及酒精肝、脂肪肝、自免肝等。新生的肝病科如同站在夹缝中,时任学科带头人的胡小宣主任带领团队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聚焦重症与疑难肝病。“三甲医院必须啃硬骨头,而且我们背靠强大的肝胆外科平台,重症和疑难病人自然汇聚。”张征解释。当肝衰竭患者从外地辗转前来求医,当无法确诊的肝损患者挤满门诊,团队逐渐打磨出两大核心竞争力——重症肝病抢救体系和疑难肝病侦察能力。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很多人发现时已出现腹水或出血等症状。”张征深知早筛早诊早控的关键。为此,科室在省内率先并精进肝脏穿刺活检技术,并与病理科深度合作,精准肝脏病理诊断;将多模式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打造为科室王牌,对重症肝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并引进全省首台脾硬度检测设备,无创评估门脉高压风险,减少患者胃镜痛苦。“不明原因的肝损、不明原因的肝硬化,我们必须揪出元凶,病因不除,护肝只是治标。”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侦察兵”精神让科室成为全省肝病谜题的终点站,吸引了大量省内外的肝病患者前来求医。 张征会带领团队定期开展义诊活动,提高肝脏疾病的早筛早诊率。
“全程管理”创造信任与革新
在肝病内科病房,最独特的风景是医护团队与老病人间的熟稔招呼。“张主任,我又来报到了!”这样的场景常出现在张征的门诊。在张征看来,慢性肝病管理的精髓在于全程守护。一位经历手术、介入、靶向、免疫治疗和放疗的肝癌患者,八年间出现所有肝硬化并发症,张征带领团队一次次助他闯关,这名患者至今病情稳定。“我们陪着患者一关关过,这种长期的信任和最终的好结果,是另一种深刻的成就感。”这种全程管理模式延伸至门诊,并催生了管理革新。 2022年,张征带领团队启动“院内丙肝消除计划”,针对丙肝进行全院管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只要入院患者检测出丙肝抗体阳性,系统会自动弹窗提示医生进行HCV 、RNA检测。确诊阳性的患者信息会被科室捕获并主动随访,“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不能让他们漏掉。”张征说。 张征正在带领团队布局自己的全景式科普平台,她说:“我们必须做好科普,做有质量、有针对性的科普。” 2023年,面对更庞大、隐秘的乙肝群体,科室联合感染科开设“乙肝治愈门诊”,针对年轻、表面抗原滴度低的“优势人群”攻坚临床治愈。一位年轻治愈患者复诊时精气神焕然一新:“终于不用背着药盒过日子,也卸下了心理包袱。”但这只是起点,张征团队正全力推动建设“乙肝院内管理项目”。“很多人不知道乙肝可以治疗甚至部分治愈,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这对我们国家来说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我们要从院内做起,提高发现率和治疗率。”同时,张征还带领团队建立起肝癌MDT和脂肪肝MDT诊疗机制,从手术指征评估、肝功能维护到术后并发症处理,为肝病患者提供无缝衔接的全程管理。 在团结与沉淀中谋划未来
2019年,张征开始担任科室负责人。“学科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她将医疗安全定为生命线,建立严格的三级查房制度,每天晨会必过重病人,强调“多双眼睛看重病人,层层把关确保医疗安全”。“团结”被她视为科室最宝贵的基因:抢救时全员扑上,科研中抱团攻坚,副高带年轻医生一线值班。目前,湖南省人民医院肝病内科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肝病专科之一。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病内科团队 面向未来,张征规划清晰:在临床上做深做精,打造“湖南肝病诊疗天花板”,重症肝病救治能力再提升,疑难肝病诊断力求“全部明确”;在科研上,她鼓励团队抱团攻坚,力出成果,继续锚定肝衰竭与肝纤维化,整合资源申报更高级别课题;同时要提升学科影响力,立足全省,走向全国,持续通过学术交流、高质量年会、多中心临床研究合作,在全国平台上发出声音,展示特色;在科普上,张征拒绝被流量裹挟,坚持“做有质量、有针对性的科普”,她谋划搭建自己的全景式科普平台,为公众提供更为专业的医学科普。 “所有学科都需要沉淀。”张征常想起胡小宣主任的这句话。从四人半个病房起步,到拿下全国人工肝血液净化中心、肝病规范化诊疗基地等硬牌子,她最珍视的仍是患者那句“住在你这里我才放心”。在这个年轻的科室里,以团结为基石、以患者信任为勋章的力量,正扎实地推动着湖南肝脏病学走向更精更专的未来。 文字| 吴 心 怡 编辑| 吴 心 怡 审核| 周 瑾 容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