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陕北首例|延安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来源:
通讯员 延安市人民医院
2025-06-26 11:52:31

陕北首例|延安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6月14日,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团队在中日友好医院黄强教授现场指导下,成功完成陕北区域首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 该技术的突破标志着陕北地区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领域实现从“0”到“1”的跨越,为区域内 CTEPH 患者提供了微创化、精准化的治疗新选择,也推动陕北肺血管病诊疗进入“药物+介入+外科(国家级中心开展)”综合治疗新时代。

患者为68岁女性,4年前因肺血栓栓塞遗留长期气短、气喘症状,近期病情急剧恶化,平地步行不足20米即因严重缺氧被迫停止。经肺动脉CTA检查显示存在慢性血栓,心脏超声提示肺动脉收缩压高达 108mmHg(正常范围≤30mmHg),确诊为CTEPH。由于血栓多位于远端血管,无法通过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治疗,而患者受经济条件限制,难以赴北京等一线城市求医,长期面临“无药可治、无术可施”的困境。

手术当天,黄强教授、王昊医生、常志江医生手术团队选择股静脉入路,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首先行导管测压、肺动脉造影评估等明确:患者肺动脉压高达压力是101/31(平均压58mmHg),与体循环血压持平;双肺多叶段血管存在严重狭窄/闭塞,手术面临再灌注肺水肿、血管破裂等高危风险。团队高度重视,选择先对容积较小的左肺动脉多分支血管进行球囊逐级扩张。术中造影显示,扩张后血管血流显著改善。术后患者气短、气喘症状得以缓解,康复观察后出院,肺动脉压力及6分钟步行距离等关键指标待复诊评估。

图片

延安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刘东阳表示:BPA手术通过微创方式重建肺动脉血流,对术者评估病变血管、规避并发症的技术要求极高。他强调,CTEPH 若未及时治疗,可进展为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而 BPA为无法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替代方案。医院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推动肺血管病诊疗技术升级,助力陕北地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能力提升。

据了解,前期在医务部的组织协调下,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科牵头联合心内科、CT诊断科、超声诊断科、麻醉科、介入科、重症医学科等成立肺血管病多学科协作 MDT 团队,共同保障患者安全。此次陕北首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依托医院与国家呼吸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建立的上下联动机制,不仅刷新了陕北区域肺血管介入治疗的技术高度,更通过“上下联动、多学科协作” 模式,为解决区域疑难重症患者“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医疗范本。未来,延安市人民医院将通过优化 MDT 协作模式、深化技术培训,让更多 CTEPH 患者在 “家门口” 享受顶尖医疗资源,避免长途奔波。

  • 供稿:王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

  • 编辑:吴晓娇(宣传科)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