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慢性手部湿疹的临床未满足需求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06-26 17:37:07
图片

梁云生

慢性手部湿疹(CHE)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皮肤病,虽不危及生命,但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并制定规范化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然而,目前CHE在临床中仍然面临多方面未满足的需求,如诊断标准不统一、患者健康意识不足、治疗选择有限等。

■ CHE分类标准不统一,严重程度评分量表临床使用率低

CHE临床特征、病程、内源性和外源性危险因素异质性大,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由于皮损形态学特征无法可靠反映病因且可能随时间演变,基于形态学的分类体系其临床指导价值存在局限性,现行分类多基于病因学。国内专家按病因将手部湿疹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手部湿疹,其中外源性手部湿疹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接触性荨麻疹(CU)/蛋白接触性皮炎(PCD),内源性手部湿疹包括特应性手部湿疹(AHE)、内源性水疱型手部湿疹、内源性角化型手部湿疹。国外专家建议将手部湿疹分为病因型、临床型和混合型3类,病因型包括ICD、ACD、AHE、CU/PCD;临床型包括角化过度型手部湿疹、急性复发性水疱型手部湿疹、钱币状手部湿疹、指端皮炎;混合型指同时存在多种病因及临床亚型,如ICD合并AHE等。

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对诊断和治疗效果判定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已开发出多种严重程度评分工具,如手部湿疹严重指数(HECSI)评分量表、研究者/医生总体评估(IGA/PGA)量表、手部湿疹生活质量问卷(QOLHEQ)等,但尚未形成公认标准,不同研究和临床试验使用的严重程度系统各异,其主要问题在于疾病形态多样性和分类系统混乱。一项调查研究显示,61.9%的美国、加拿大儿科皮肤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并未使用任何评分工具对儿童CHE进行评估。因此,亟需统一手部湿疹分类标准,进一步开发实用性强的严重程度评分工具。

■ 患者健康意识不足,增加疾病负担并恶化预后

CHE作为一种具有多因素病因的常见皮肤病,其防治措施包括避免接触刺激物和过敏原、使用润肤剂与治疗药物等。若患者健康意识不足,则可能降低治疗依从性,继而增加疾病负担并恶化预后。荷兰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发现,近1/4的CHE患者存在健康意识不足,近1/2患者从未或极少与医生讨论自身病情,近40%患者从未或极少主动收集医疗信息,该研究结果表明,相当比例的CHE患者可能因健康意识不足而面临诊疗障碍。值得指出的是,超半数的CHE患者与职业接触相关,多见于长期接触机械润滑油、有机溶剂的工人,频繁洗手、接触消毒剂的医务人员,长期接触洗涤剂、长期湿水的家庭主妇,接触洗发水和染发剂的理发师以及接触水泥等材料的建筑工人等。因缺乏对手部湿疹的认知,患者持续接触过敏原/刺激物,导致手部湿疹反复发作、恶化,甚至在面临失业风险的情况下部分患者仍旧继续从事相关职业。

■ 治疗选择有限,缺乏长期控制症状的有效方法

CHE治疗选择有限,现有治疗方案多为适应证外使用,缺乏疗效及安全性证据。CHE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及系统药物治疗,其中外用糖皮质激素(TCS)、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是局部治疗常用药物,维A酸类药物为系统治疗常用药物。值得注意的是,TCS持续使用可能会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萎缩等,不可长期使用TCS治疗。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虽对CHE显示一定疗效,但其单独使用似乎不足以有效控制手部湿疹症状。阿利维A酸是被多国批准用于CHE治疗的全身性药物,但研究数据显示阿利维A酸存在致畸性、皮肤干燥、唇炎、肌痛、头痛、自杀倾向及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使其难以长期使用。

■ 小结

早期准确规范诊疗,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CHE患者预后。然而,目前CHE存在诸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如尚无普遍接受的分类标准、患者健康意识不足、治疗选择有限等。为此,皮肤病学专家们发起了手部湿疹核心结局集(HECOS)倡议,旨在通过标准化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的结局指标,以提升手部湿疹疗效评估的科学性,并指导临床实践中的长期管理。值得指出的是,良好的患者教育,也可促进疾病长期控制。《中国手部湿疹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指出,应教育患者积极寻找任何可能的病因和加重因素并尽量去除;高风险人群(美发师、建筑工人、厨师、家庭主妇、医务人员等)需在工作中合理使用手套及润肤剂、改善工作环境或替换致病性材料以尽量避免接触刺激物/变应原,必要时可更换工作。就目前临床数据而言,CHE传统疗法往往难以实现理想疗效,目前唯一获批且研究最深入的药物阿利维A酸虽有效,但其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育龄女性持续的致畸风险)仍存争议。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为CHE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研究药物包括delgocitinib、gusacitinib、度普利尤单抗等。希望科研团队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进行药物研发,进一步解决CHE领域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