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当心!青少年屏幕成瘾,自杀风险飙升139%

来源:
康迅网
2025-06-27 17:05:44

当心!青少年屏幕成瘾,自杀风险飙升139%

13岁少年连续玩游戏48 h后跳楼,15岁女生因网红梦破碎选择割腕……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背后,一个被忽视的危险因素正在浮出水面。美国《JAMA》最新研究发现,对社交媒体、手机和游戏的高成瘾,可能使青少年自杀风险暴增139%!这项追踪4000多例儿童长达6年的研究,揭示了屏幕成瘾与心理健康的惊人关联。


触目惊心的研究数据

威尔康奈尔医学院领衔的团队发现,青少年屏幕成瘾呈现三种危险轨迹。在社交媒体成瘾方面,近10%的儿童在11岁达到成瘾高峰,超30%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这些孩子自杀行为风险是普通孩子的2.4倍。手机成瘾更为普遍,近半数儿童出现高峰型成瘾,成瘾者自杀意念风险增加50%。在游戏成瘾方面,41%青少年持续高成瘾状态,与焦虑、攻击行为显著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总屏幕时间与自杀无关,但“不用就焦虑”的成瘾状态才是真正元凶。

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屏幕成瘾通过多重机制影响着大脑发育。短视频的即时反馈、游戏的胜利奖励、社交媒体的点赞,都在疯狂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导致多巴胺分泌紊乱。蓝光不仅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干扰情绪控制中枢的正常发育。

更令人担忧的是,线上互动正在逐渐取代真实社交,导致青少年社交能力退化。加州大学的脑部扫描研究显示,成瘾青少年在看到手机提示时,其脑区激活模式与吸毒者见到毒品时的反应惊人相似。

危险信号识别

家长需要特别警惕这些危险信号,一旦出现必须立即进行专业干预。

l  当没收手机后,孩子出现暴躁、哭泣等剧烈情绪反应;

l  发现孩子有躲在被窝玩手机、偷偷充值游戏等欺骗行为;

l  观察到孩子成绩突然下滑、拒绝参加户外活动等功能损害;

l  出现近视加深、颈椎前倾等生理变化。

l  更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如果同时发现孩子有自伤行为,或经常说出“活着没意思”等消极言论。

科学干预方案

面对这场日益严重的危机,我们可以采取分级干预措施。对于轻度成瘾的青少年,建议在家中设立“无屏幕区”,将手机调为灰度模式以降低吸引力,用家庭运动等活动替代屏幕时间。中度成瘾需要更系统的行为替代方案,比如与孩子共同制定“屏幕时间银行”规则,培养专注力高度集中的替代兴趣。重度成瘾则必须寻求专业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经颅磁刺激等专业干预手段,必要时还需要药物辅助治疗。无论哪种干预,家庭系统的修复都至关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则,通过定期家庭会议等方式重建亲子信任。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针对不同年龄段需要采取差异化的防护措施。学龄前儿童应严格禁止使用个人电子设备,多提供需要动手操作的益智玩具;小学阶段要将每日屏幕时间控制在1 h以内,优先考虑使用功能简单的通讯设备;进入青春期后,除了适当的技术管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认识算法背后的商业逻辑,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

面对数字浪潮,享受便利的同时,我们肩负着守护下一代心理健康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健康的数字环境,让科技真正成为他们探索世界、快乐成长的翅膀。


参考文献:Xiao Y,Meng Y,Brown TT,Keyes KM,Mann JJ.Addictive Screen Use Trajectories and Suicidal Behaviors,Suicidal Ideation,and Mental Health in US Youths.JAMA.Published online June 18, 2025.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