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显实力!微创手术打通尿毒症患者“生命线”
多学科协作显实力! 微创手术打通尿毒症患者“生命线”
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腹膜透析是维系其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然而,当透析管路突发“故障”,该如何化解危机? 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联合普外科二病区、手术麻醉科成功为一位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高危尿毒症患者开展了首例腹腔镜下腹膜透析导管探查 + 腹透管粘连松解固定术,帮助患者解决腹透难题,重获“透”畅新生。 一 多病缠身,腹透遇阻陷入困境 58岁的杨阿姨是位与多种慢性病“缠斗”多年的老病号,不仅有30余年的2型糖尿病史,还有10余年的高血压和冠心病史。1个多月前,她突然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且病情逐渐加重,夜晚需端坐呼吸,无法平卧入睡。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重度贫血”,接受输血治疗后,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转入我院肾内科,接受了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后规律透析过程顺利。然而,一周前,杨阿姨突然出现腹透液流入和流出均严重不畅的问题,行常规药物干预效果较差,遂收入肾内科进一步治疗。 二 精准研判,多科协作制定方案 面对复杂病情,肾内科团队迅速行动,通过平片检查,排除了腹透管移位的可能,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结合患者病史,张席军副主任医师判断,导管尖端很可能被腹腔内网膜组织包裹缠绕,从而导致引流障碍。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通过手术纠正。 传统的手术方式需经腹开放手术探查并剥离包裹网膜,或重新置管,对于杨阿姨这样心功能差、基础疾病多的患者,传统手术创伤过大,术后恢复慢,风险难以承受,为减少患者痛苦,张席军副主任医师联合普外科二病区申昌军副主任医师进行了会诊讨论,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的方法进行腹膜透析管复位术,争取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 默契协作,微创手术化解危机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手术如期进行。在手术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由普外科二病区申昌军副主任医师主刀,肾内科张席军副主任医师、李红莉主治医师协作,通过腹腔镜的高清视角,可见患者腹腔内腹膜透析管尖端完全被大网膜包裹,在予以分离大网膜及腹膜透析管,清理腹透管管内堵塞内容物后,腹膜透析管恢复通畅。同时,为防止导管再次粘连,手术团队将导管重新固定于适当位置,确保其稳定性。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极少。术后,杨阿姨恢复良好,已恢复规律腹膜透析。 该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杨阿姨这样的高危复杂尿毒症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我院在多学科协作处理复杂透析并发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未来,我院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深化协作,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