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对话陈晨教授:揭秘癫痫诊断的多维度与脑电图的关键作用丨世界癫痫关爱日

来源:
神经时讯
2025-06-30 17:59:04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的反复性、发作性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包括意识障碍、肢体抽搐、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据统计,我国约有1000万癫痫患者,其中约60%可通过规范治疗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面临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值此第19个“国际癫痫关爱日”到来之际,神经时讯特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晨教授,围绕“癫痫早期发现与诊断”这一主题展开对话,探讨癫痫诊断的流程与方法,以及脑电图的创新应用。


癫痫诊断:多维度的综合考量




癫痫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精准诊断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陈晨教授指出,癫痫的发作形式多样,从肢体抽搐等典型症状到感觉异常等隐匿表现均可能为发作征象,因此诊断需综合多维度信息,常见诊断流程可分为以下三步。

首先,病史采集至关重要。陈教授表示,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系统追问病史(如发作频率、表现细节、诱因及家族史等),可初步判断癫痫可能性,并为后续辅助检查提供方向。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癫痫的认识不断深入,诊断体系也日趋精细。诊断过程中既要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判断是否为癫痫发作,还需区分发作类型、归属癫痫综合征类别,并评估预后情况,这些均依赖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支撑。

在辅助检查方面,陈教授强调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基石。脑电图能够检测大脑的电生理活动,是诊断癫痫的核心技术;神经影像学检查如高分辨核磁、PET-CT等,有助于寻找癫痫的病因、定位病灶;实验室检查则可用于筛查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并辅助检测免疫性致病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抗癫痫协会对诊断标准的持续细化,促使我们在病因溯源、病灶定位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更加深入。基于此,精准检测手段也逐步应用于癫痫患者筛查,如长程视频脑电图确定发作类型和癫痫综合征,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明确结构性问题与代谢性相关障碍,为癫痫的诊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医学界对癫痫的认识不断深化,尤其在免疫性病因探索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此背景下,脑脊液检查与血液检查作为免疫学评估的关键手段,已被纳入癫痫诊断体系,为精准筛查病因开辟了新维度。陈晨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强调,癫痫诊断需秉持个体化原则:部分患者的致痫灶特征无法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查清晰呈现,可以结合电生理学检查与先进的影像融合技术,精确界定癫痫灶的结构学和功能学边界,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坚实依据。


脑电图:癫痫诊断的核心技术




癫痫是一种脑部结构异常放电的疾病,脑电图作为检测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无创手段,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陈晨教授强调,脑电图是目前无创检测脑内电生理活动的主要手段,分为头皮脑电图和颅内脑电图,其中头皮脑电图最为常用,国际共识要求所有疑似癫痫患者都应进行脑电图检查,但检查方法和技术细节存在差异。

脑电图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明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在医疗领域得到更为广泛地普及和应用。为确保脑电图检查及解读的质量,中国抗癫痫协会开展了脑电图质量控制项目,旨在提升检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际检查过程中需确保导电良好、电极精确定位,阅图则需准确识别正常与异常脑电图,并理解其临床意义,给出规范的报告与解读,为临床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方向。

陈教授表示癫痫的诊断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考量,第一要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癫痫;第二要明确癫痫发作的分类,是局灶性还是全面性发作,确定具体的发作类型,如强直阵挛发作或痉挛发作;第三是明确癫痫的分类,以及是否符合某种癫痫综合征的诊断。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共患病及其他用药相关因素,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进一步检查和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脑电图的应用贯穿癫痫诊断的全过程,陈教授表示从判断是否为癫痫,到确定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分类,再到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脑电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传统诊断内容外,还能提示病因,如结构性病变或特定基因突变。尽管目前AI辅助诊断技术在不断发展,但仍需人工阅图,从业人员需不断学习以提高报告的准确性。


早期识别:公众需警惕的癫痫症状




陈晨教授特别提醒公众:癫痫的临床表现多样,不仅包括肢体抽搐等典型表现,还包括阵发性恶心、感觉异常、汗毛竖起等不易察觉的非典型症状。需要强调的是,任何阵发性的异常症状都可能是癫痫发作的前兆,需提高警惕。特别是突发突止的症状,如儿童失神癫痫表现为突然动作停止、呼之不应,过后缓解。陈教授强调,一旦出现上述可疑症状,无论是否伴随肢体抽搐,都应及时就医排查,避免因忽视而延误诊疗。



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入了解癫痫的诊断方式和脑电图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和关爱。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癫痫中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神经病学学科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癫痫方向先后三次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的资助,是国内最规范的癫痫诊疗中心之一,为湖南省首个亚洲癫痫学会和亚洲神经科脑电图医师资格、首个全国脑电图学专业高级水平资质获得单位,为首批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培训基地、首批中国抗癫痫协会综合癫痫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癫痫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湖南省癫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癫痫临床、诊疗、转化医学、科研创新等方面成果突出,其综合实力位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癫痫中心设立癫痫专科门诊、癫痫疾病联合门诊、癫痫专科病房、癫痫疾病多学科专家讨论会(MDT),形成了规范化的癫痫疾病多学科诊疗模式。中心整合神经内科癫痫亚专科、小儿神经专科、功能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PET中心、临床药理等相关学科优势资源,开展围绕儿童癫痫脑病的遗传病因及发病机制、癫痫多模态影像学研究、癫痫及共病的诊治及预防、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为核心的多学科诊疗,切实推动我国癫痫疾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水平。

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亚专科肖波教授、功能神经外科杨治权教授、小儿神经专科尹飞、彭镜教授等所带领的癫痫中心团队近5年来成绩斐然,癫痫相关研究获得第十七届湖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2年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获批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湖南省杰青2项。牵头制定癫痫相关中国专家共识指南5篇,发表癫痫相关SCI论文100余篇,其中IF大于5.0的60余篇。

本中心在提高癫痫疾病的基层医疗服务的同质化和规范化水平的同时,也实现了区域内癫痫疾病的协作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基层癫痫疾病诊疗服务的传帮带,不断扩大本中心影响力。通过专科联盟建设、远程医疗会诊等,协助解决癫痫方面疑难重症问题,通过培养进修医师、讲学授课、开办学习班等形式进一步规范癫痫诊疗流程。中心多次牵头主办国家级会议及专科论坛、省级会议等,提高癫痫诊治的规范化水平,为广大癫痫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极大提升了湖南省癫痫临床与学术水平在区域内及全国的影响力。


陈晨教授.png

陈晨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神经专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南省抗癫痫协会神经电生理与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癫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癫痫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致力于癫痫、儿童脑发育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及研究。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