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多学科协作为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07-01 17:46:50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神经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协作,完成了经颈动脉血运重建手术(TCAR),意味着对于进行常规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常规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都比较困难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新增了一种安全的治疗选择。

患者,男,74岁,2023年,出现言语不清等症状,检查发现其左侧颞顶叶、岛叶多发脑梗死病灶,左颈内动脉闭塞,右颈内动脉C1段中度狭窄,狭窄远端明显迂曲成角。2024年,患者接受了左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联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手术。复诊发现,其左颈内动脉再通效果良好,右颈内动脉C1段已发展成重度狭窄,病变血管远端血流速度明显降低。

术中,手术团队在患者锁骨上方约2~3 cm处、胸锁乳突肌前缘做长约3~4 cm的横向切口,逐步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暴露颈动脉鞘,纵行切开颈动脉鞘显露颈总动脉,分别环绕皮筋,美兰标记颈动脉穿刺点。穿刺颈动脉成功后,置入4F动脉鞘。同时穿刺股静脉置入静脉回流鞘管备用。

手术团队给予患者全身肝素化。造影提示右颈内动脉C1段重度狭窄,狭窄率约90%,颈总动脉长轴与颈外动脉夹角较大。通过交换技术,更换交换支撑导丝至颈外动脉远心端,经其将颈动脉-股静脉逆流管路系统放置在颈总动脉近端。手术团队夹闭颈总动脉近心端后,将管路系统与股静脉回流鞘连接,确认无气泡后建立颈动脉-股静脉逆流通路。经管路系统近端Y型鞘送入微导丝至颈内动脉C1段远端,经其送入5.0 mm×30 mm球囊扩张病变,撤出球囊后,放置9.0 mm×30 mm自膨式闭环颈动脉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撤出微导丝及支架推送系统后,手术团队继续维持颈动脉-股静脉逆流2 min。手术团队松开颈总动脉阻断夹,术中颈总动脉夹闭时长9 min。造影显示颈动脉残余狭窄率约10%,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未见异常。手术团队撤出管路系统,荷包缝合颈总动脉穿刺点,逐层缝合颈动脉创面。

患者苏醒后,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第2天,患者自述无不适,查体无异常。目前,患者已出院。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