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又一WHO推荐癌痛管理药获批上市!
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也是癌症患者常见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近2000万,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82万例。其中,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疼痛在晚期癌症患者的发生率达到60%~80%,约1/3患者为重度疼痛。
2025年6月30日,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正式批准盐酸羟考酮片上市,规格为15 mg与30 mg,主要用于中至重度疼痛的治疗,如术后疼痛、癌症疼痛或慢性疼痛。
图1 盐酸羟考酮片正式获批
盐酸羟考酮原研药最早于2003年在英国上市,国内获批上市的剂型包括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片、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盐酸羟考酮胶囊。
羟考酮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
盐酸羟考酮为纯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严重程度足以需要使用阿片类镇痛剂且缺乏其他替代治疗的中、重度疼痛的治疗,是肿瘤辅助治疗的经典镇痛药,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药物之一。
表1 “三阶梯止痛法”药物分类
与其他常用阿片类药物相比,盐酸羟考酮具有对胃肠道蠕动、免疫和呼吸系统抑制作用小的特性,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在持续的中至重度疼痛治疗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已被多国指南及共识列为癌痛治疗的一线用药。
新版WHO指南对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给药原则是:口服首选;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因此按时给药、充分止痛是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础,癌痛患者不能随意停用阿片类药物,另外有条件的患者尽可能首选口服用药。
在使用剂量方面,NCCN成人癌痛(2024版)指出,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滥用,对于阿片类药物(吗啡、羟考酮、氢吗啡酮等)未耐受的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进行滴定,直至患者疼痛稳定。对于首次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滴定至所需剂量。 图2 阿片类药物滴定过程 若OINV的严重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使用止吐药物,也可以筛选目标人群进行预防性用药。若恶心呕吐持续1周以上,可以考虑轮换其他阿片类药物以及进行多模式的辅助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阿片类药物的横向对比
羟考酮与其他阿片类药物一样,不仅仅应用于癌痛管理,还广泛应用于术后、慢性疼痛等中重度疼痛的管理。
1.从受体角度分析镇痛领域
羟考酮对躯体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内脏痛(如胰腺癌、肝癌)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疼痛信号传递及调节神经递质(如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
表2 阿片类受体的作用及特点
表3 常见阿片类药物对受体的激动效果
羟考酮除与吗啡一样对μ受体有非常强的作用之外,与其他常用阿片药相比,羟考酮对κ受体的亲和力更强,而κ受体与内脏痛密切相关。
2.镇痛强度
羟考酮的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5~2.0倍。
表4 与吗啡剂量等效的药物剂量表
3.安全性与耐受性
羟考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吗啡,常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但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硫酸吗啡缓释片。极少出现呼吸抑制、成瘾性等严重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耐受性良好。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