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创新赋能 高质发展——张玉教授谈数智融合下的临床药学进阶之路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07-11 19:14:40
图片

张玉

7月11—13日,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创新赋能·高质发展”。为深入解读这一战略方向,本刊特邀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玉教授,就“数智融合下的临床药学进阶之路”系统阐释其核心观点和学科发展路径。

Q

“发展”一直是分会学术会议主题的高频词,近年来,会议主题从“智慧创新”“数字化转型”到“数智化转型”,再到今年的“创新赋能”,这反映了临床药学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和迫切需求?

A

本次会议主题“创新赋能·高质发展”,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把握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的核心脉络。“转型、数智、创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驱动临床药学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转型促发展。三医联动改革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集采常态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导向,推动药学定位三大转变:一是从“利润中心”转向“成本中心”,药学部门已转型为以成本控制、合理用药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部门;二是从“药品供应”转向“药学服务”,药师角色由传统的配药保障者,转变为药物治疗管理的提供者与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决策者,通过药学门诊等模式实现服务重心迁移;三是从“被动保障”转向“主动干预”,药师深入临床一线,利用智能审方工具开展前置审核与用药风险预警,深度参与治疗决策优化与疗效提升,主动干预实现价值创造。

数智赋新能。面对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变局,临床药学亟需以数智化转型作为破局之道,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实现药学服务更精准、药学研究更创新、药学教育更可及的目标。通过物联网与云计算实现药学实践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质变,依托互联网医院构建无边界的远程药学服务体系,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破解个体化治疗难题,以跨学科融合催生原始创新,让数智化成为临床药学服务能力跃升的“助推器”。

创新提质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于创新。以药学服务模式创新拓宽服务维度,提供互联网+药学、联合药学门诊等多元化服务;以技术创新突破临床诊疗瓶颈,推动药物基因检测、智能递送系统等前沿技术的转化应用,提升医疗服务的精准度与有效性;以领域创新拓宽学科发展边界,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真实世界研究等;以人才培养创新夯实长远发展根基,培育兼具药学专长与数智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临床药学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Q

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创新赋能·高质发展”这一主题在其中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A

在我看来,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系统性创新,构建“患者获益-体系增效-学科提升”的良性循环。这也对我们的专业能力、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创新赋能·高质发展”这一主题,正是顺应时代趋势、回应行业痛点的战略选择。

模式创新重构药学服务场景。推动驻科药师、药学门诊、药物治疗管理等模式落地,其中驻科药师工作模式试点已全面铺开,药物治疗管理向社区、居家延伸,让更多药师走出药房、扎根临床,深入临床一线参与用药决策,实现从“幕后保障”到“台前干预”的角色转变。同时,借助“互联网+药学服务”拓展线上药学咨询、远程用药指导、电子处方审核等功能,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服务可及性与连续性。近两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发布了多项指南共识,包括针对药物性肾损害、雾化吸入疗法、重点监控药品合理应用等领域的内容,进一步提升药师的药物治疗实践水平,充分体现药师专业价值。

数字赋能助力药学技术创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人工智能辅助处方审核、智能用药决策支持、个体化治疗、药品不良反应智能监测等技术的临床应用,实现药学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干预的跃迁。例如,我所在团队正牵头开展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项目,整合个性化临床组学、类器官、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和真实世界大数据等多模态信息,推动抗癌联合用药的精准筛选与验证,提升个体化药物治疗水平。

领域融合拓宽学科发展边界。通过促进临床药学与医工交叉、医理融合等领域的深度整合,在人工智能辅助用药决策、穿戴设备监测药物疗效、增强现实技术模拟用药场景等前沿方向开展院企协同攻关,加速技术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引入资金支持,设立临床药学人才专项、科研专项和科普专项基金为学科发展提供多元支撑。通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构建药物综合评价体系、探索个体化用药策略,推动药学服务向精准化方向发展。领域创新不仅提升了学科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为政策制定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机制革新锻造复合人才队伍。以临床药学专硕规培、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卫生健康委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项目、青年药师能力提升计划为支撑,构建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跨学科教育、国际交流与科研实践。

Q

本次会议在议程设计、内容呈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有精心安排,大会的亮点和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A

本次会议亮点纷呈、特色鲜明,通过跨学科交流与数智融合,集中展示了临床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和学术启迪的平台。会议亮点和特色主要体现在“规格高、内容实、成果新”三个方面。

首先是规格高、引领性强。大会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作主题报告,分享学科前瞻性研究成果。国内临床药学学科带头人以全局视野深度剖析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药学服务提质升级指明战略方向。美国梅奥医学院Christi Jen教授将分享美国药学教育及实践的最新进展。

其次是内容实、覆盖面广。大会设置了1个主会场和21个分会场,议程设计科学合理,涵盖“医、教、研、管”四大板块,议题涉及临床药学学科建设、药学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科研转化等多个领域。其中,热点话题紧扣人工智能、数字健康、慢病管理等前沿领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药学服务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直击行业发展的核心需求;焦点问题围绕临床药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科体系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将深入探讨药师队伍能力建设和学科长远发展的瓶颈与突破路径;难点议题直面药学服务中的实际挑战,如药品安全风险防控、特殊药品合理使用等,专家学者们将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破解当前药学服务中的难题提供有益参考。

然后是成果新、推动力强。大会共征集到5400余篇会议论文,充分展现了我国临床药学的活力与潜力。开幕式上,我们将揭晓10家临床药学专硕规培试点单位、37家高质量临床药师培训师资与学员中心;同时发布1部国际实践指南和1项专家共识、1本科学出版社本科“十四五”规划教材,进一步规范临床药学实践;还将启动科研、人才和科普专项基金申报项目,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推动创新的重要契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激发更多药师的创新思维,推动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