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中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5年版)发布,39条推荐一览!

来源:
围术期医学论坛
2025-07-15 10:01:13

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肝癌治疗手段进步显著。肝癌的外科治疗、介入治疗、消融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等传统治疗手段均取得长足发展,同时,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在肝癌治疗中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深刻影响传统局部治疗手段及其联合治疗模式,推动肝癌综合治疗新策略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已在各级医院逐步推广和执行,肝癌的综合治疗需要不同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努力。

近期,《中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5年版)》发布,旨在提升我国肝癌MDT的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路径,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整理了各临床分期肝细胞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及其推荐意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意见

CNLC Ⅰa期肝癌

共识1:无明显禁忌证的CNLC Ⅰa期患者应首选手术切除,且外周型肝癌或肿瘤最大径≥3 cm时推荐为首选。术后不推荐常规辅助治疗。

共识2:若CNLC Ⅰa期患者不选择手术切除且符合消融条件,可考虑消融治疗。且对于中央型小肝癌、肿瘤最大径≤2 cm或等待移植时的桥接治疗时,可优先选择消融治疗。若肿瘤最大径>3 cm时行消融治疗,建议同时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于消融治疗后是否行辅助治疗,尚缺乏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可在充分知情同意和MDT讨论后,考虑参加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共识3:不宜手术切除,且消融治疗预期疗效不佳的CNLC Ⅰa期肝癌患者,建议肝移植。

共识4:二次消融不完全的CNLC Ⅰa期肝癌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肝移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系统性药物治疗等进行挽救治疗。

CNLC Ⅰb期肝癌

共识1:肝功能Child-Pugh A级、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30%的CNLC Ⅰb期肝癌患者首选手术切除。符合以下情况应首选手术切除:①单发肿瘤,有假包膜形成或周围界限清楚,剩余肝脏体积占标准肝脏体积的30%以上(无肝硬化患者)。②多发性肿瘤占40%(肝硬化患者),肿瘤数目<3个,且局限于肝脏一段或一叶。

共识2:对于初始可切除患者具有高危复发风险因素者[如多发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较高以及术前血清HBV DNA高载量等],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并进行MDT讨论的情况下,可建议参加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共识3:对于合并术后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可定期复查、术后行1~2次辅助性TACE或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或参加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共识4:对于初始评估为无法手术切除但潜在可切除的CNLC Ⅰb期患者,转化治疗侧重点为有功能的FLR转化,推荐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或先行TACE、HAIC、门静脉栓塞等转化治疗,再阶段性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手术切除条件、选择最佳的手术切除时机、确保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共识5:对于初始评估为无法手术切除且潜在不可切除,或者不选择手术切除的CNLC Ⅰb期肝癌患者,经MDT会诊,可采用TACE/HAIC治疗,必要时可联合消融治疗或放疗以及重新考虑手术切除;若肿瘤未局限在同侧半肝或同一段肝,可手术切除结合术中局部消融治疗。

共识6:对于不选择手术切除的2~3个肿瘤、最大径≤3 cm的CNLC Ⅰb期肝癌患者可行消融治疗,根据消融情况再考虑补充其他治疗如TACE或放疗。

共识7:肝移植适用于2~3个肿瘤、最大径≤3 cm、肝功能Child-Pugh B级的CNLC Ⅰb期肝癌患者,或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挽救性治疗。

CNLC Ⅱa期肝癌

共识1:无明显禁忌证的可切除的CNLC Ⅱa期肝癌患者均应考虑手术切除作为其首选治疗;若肿瘤未局限在同侧半肝或同一段肝,可手术切除结合术中局部消融治疗。

共识2:对于初始可切除者同时合并高危复发风险因素者(如多发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AFP水平较高以及术前血清HBV DNA高载量等),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并进行MDT讨论的情况下,可考虑新辅助治疗(如HAIC、放疗)或参加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共识3:对于合并术后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如肿瘤直径>5 cm和/或伴有微血管侵犯者,可定期复查或者术后行1~2次辅助性TACE或HAIC,或参加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共识4:对于初始无法手术切除但为潜在可切除的CNLC Ⅱa期肝癌患者,需明确转化治疗侧重点为有功能的FLR转化或肿瘤学转化,制订合适的转化治疗方案,阶段性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手术切除条件、选择最佳的手术切除时机、确保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共识5:对于因肿瘤巨大且剩余肝脏体积较小而不可切除的CNLC Ⅱa期患者,推荐行ALPPS,或先行TACE、HAIC、门静脉栓塞等治疗,争取成功转化后再行手术治疗。

共识6:对于初始无法手术切除且为潜在不可切除,或不选择手术切除的CNLC Ⅱa期肝癌患者可行TACE治疗,且当肿瘤最大径<7 cm时可联合消融治疗,或TACE/HAIC联合系统治疗或放疗。

共识7:不宜或不选择手术切除,且经TACE联合消融治疗效果不佳的CNLC Ⅱa期肝癌患者,尤其是肝功能为Child-Pugh B级者,可选择肝移植。

CNLC Ⅱb期肝癌

共识1:TACE是公认的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最近有研究发现,相比TACE,HAIC有更好的客观缓解率和生存率,并能获得较高的手术切除转化率,可考虑选择;应根据肿瘤的数目、位置、供血情况等,合理选择或联合应用TACE、HAIC等介入治疗手段。

共识2:TACE/HAIC治疗后经影像学评估,在经过MDT讨论的基础上,可联合手术切除、局部消融或放疗。

共识3:初始为可手术切除的CNLC Ⅱb期肝癌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和MDT讨论之后,建议先行TACE/HAIC或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的新辅助/转化治疗后再考虑手术切除;如肿瘤未局限在同侧半肝或同一段肝,或可同时行术中射频消融术处理切除范围外的病灶。

共识4:初始为不能手术切除但为潜在可切除的CNLC Ⅱb期肝癌患者,建议先积极转化治疗,转化方案建议采用TACE/HAIC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定期评估转化效果,积极寻求手术切除机会。

共识5:手术切除后辅助治疗。CNLC Ⅱb期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存在术后高危复发因素,可定期复查或行1~2次辅助性TACE/HAIC治疗,或术后进行辅助性免疫治疗/靶向免疫治疗或其联合治疗;或参加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共识6:TACE/HAIC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TACE/HAIC治疗的患者,可先行靶免治疗,再根据情况行TACE/HAIC,或TACE/HAIC后联合靶免治疗。

共识7:弥漫性肝癌或不选择TACE或手术治疗的患者应以系统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依据患者全身状况、治疗目标、安全性及可及性等制订合适的一线治疗方案。

CNLC Ⅲa期肝癌

共识1:因原发灶多发等不/不能行肝切除的PVTT Ⅰ/Ⅱ型患者可行TACE/HAIC治疗;若肝门区侧支循环良好,PVTT Ⅲ/Ⅳ型患者亦可选择TACE/HAIC治疗。

共识2:初始为可手术切除的CNLCⅢa期肝癌患者,建议先行介入治疗(TACE/HAIC)和/或联合系统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后再考虑手术切除。

共识3:初始为不能手术切除但为潜在可切除的CNLC Ⅲa期肝癌患者,建议先积极进行转化治疗,转化方案建议采用介入治疗(TACE/HAIC)联合系统治疗,或者系统治疗,对于癌栓负荷极高者(巨大肝癌或合并门静脉癌栓),建议HAIC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和/或免疫治疗提高转化率;定期评估转化效果,积极寻求手术切除机会。

共识4:初始为不可手术切除且为潜在不可切除的、不愿意选择手术切除的CNLCⅢa期肝癌患者,推荐采取系统治疗为主,结合局部治疗的方案:①系统治疗可作为CNLCⅢa期肝癌患者全程治疗的基础方法,贯穿治疗的全程,并与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如肝切除术、TACE/HAIC、放疗等方法联用;②介入治疗(TACE/HAIC)与其他治疗方法联用,如手术切除、放疗和系统治疗等。

共识5:手术切除后辅助治疗推荐行1~2次辅助性TACE/HAIC,或术后参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共识6:针对门静脉癌栓或原发病灶的放疗,多采用外放疗,部分门静脉可选择粒子植入内放疗。

CNLCⅢb期肝癌

共识1:对于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评分≤7分的B级患者。一线治疗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多纳非尼;仑伐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为主的系统化疗;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替西木单抗(STRIDE方案)等,临床上应用的还有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等。二线治疗推荐瑞戈非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和卡瑞利珠单抗等)、阿帕替尼、雷莫西尤单抗等。对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7分的B级患者,推荐最佳支持治疗和姑息治疗,可选择性应用具有肝癌适应证的现代中药制剂淫羊藿素软胶囊等或传统中医药辨证论治。

共识2:HCC系统药物治疗需要贯穿治疗的全程。定期评估肿瘤控制情况,及时处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出现疾病进展时及时更换抗肝癌治疗系统,或联合局部治疗处理新发病灶。

共识3:肿瘤负荷以肝内病灶为主,或系统治疗后肝外病灶控制良好的患者,适当联合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消融、TACE/HAIC、放疗)有利于减少肿瘤负荷,减缓肿瘤进展,缓解症状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共识4:对于肝癌合并骨转移、脑转移、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肺寡转移、腹膜和胸膜转移等患者,可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放疗或粒子植入治疗。

共识5:对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7分的B级患者,建议在肿瘤治疗前先尝试将肝功能恢复至Child-Pugh B7级后,再行系统治疗等。

CNLC Ⅳ期肝癌

共识1:保肝及抗病毒治疗。经过感染科、消化内科等相关专业科室参与的MDT讨论,制订完善的护肝治疗策略,合理应用护肝药物,如抗炎、降酶、抗氧化、利胆、解毒和肝细胞修复保护作用的药物,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并合理应用利尿剂改善外周水肿,并改善凝血功能。合并HBV感染特别是病毒载量高的患者,推荐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共识2:对症支持治疗。经过感染科、消化内科、中医科、疼痛科和营养科等科室参与MDT讨论并制订对症支持治疗方案。常见的对症治疗有疼痛管理、处理腹水、营养支持、中医中药治疗等,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尽可能延缓患者的痛苦。

共识3:符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标准(单个最大径≤6.5 cm;肿瘤数目<3个,其中最大径≤4.5 cm,且最大径总和≤8.0 cm;无大血管侵犯者)的CNLC Ⅳ期肝癌,可推荐进行肝移植术。

图1 肝癌转化及围手术期治疗路线

注:CNLC为中国肝癌分期;ALPPS为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PVE为门静脉栓塞术;MVI为微血管侵犯

图2 中国肝癌临床分期与治疗路线图

注:HCC为肝细胞癌;PS为体力活动状态;CNLC为中国肝癌分期;MDT为多学科综合治疗;TACE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AFP为甲胎蛋白。系统抗肿瘤治疗包括一线治疗,即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多纳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替雷利珠单抗、索拉非尼、奥沙利铂为主的系统化疗、度伐利尤单抗+替西木单抗(STRIDE方案)等,二线治疗为瑞戈非尼、阿帕替尼、雷莫西尤单抗(血清AFP水平≥400 μg/L)、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