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王秀丽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包括光线性角化病(AK,癌前病变)、鲍恩病(BD)、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基底细胞癌(BCC)和乳房外Paget病(EMPD)等,好发于老年人头面部或生殖器等特殊解剖部位,常导致传统手术治疗困难且易复发。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作为NMSC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安全、可重复、可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诱导抗肿瘤免疫、降低复发或转移风险等特点,可贯穿NMSC治疗全程,实现集防治康复于一体的综合管理。
本共识系统阐述了ALA-PDT治疗NMSC的作用机制、治疗目标、术前定位方式、预处理方案选择、光敏剂及光源应用、治疗方案制定、针对不同皮肤肿瘤类型的临床应用规范、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核心内容。ALA-PDT治疗NMSC的总体目标为:清除肿瘤,减少复发和转移,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结构、功能和外观。NMSC治疗前无创诊断检查技术可辅助术前定位明确NMSC边界并指导治疗方案。改良无痛ALA-PDT方案通过缩短敷药时间、延长照光时间,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显著减轻了疼痛反应,提高患者接受度,因此推荐作为光动力治疗的首选方案。ALA-PDT治疗AK:循证医学证据Ⅰ级,尤其适用于多发性或大面积AK,Ⅱ~Ⅲ级AK推荐刮匙刮除或CO2激光强化预处理。ALA-PDT治疗BD:循证医学证据Ⅰ级,针对较厚皮损可预先采用刮匙刮除、激光磨削或手术切削强化预处理。ALA-PDT治疗cSCC:循证医学证据Ⅱ级,适用于由AK或AC进展而来的微灶浸润型的中高分化cSCC;不宜手术的高危、极高危型cSCC可行全程新辅助ALA-PDT联合手术、药物、激光或免疫治疗;ALA-PDT亦可作为晚期cSCC的姑息治疗方法。全程新辅助光动力治疗联合手术/激光的治疗策略,可缩短治疗周期、增强抗肿瘤免疫、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复发或转移风险。ALA-PDT治疗BCC:循证医学证据Ⅰ级,适用于浅表型和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厚度<2 mm),推荐刮匙或切削作为强化预处理;结节型基底细胞癌(厚度≥2 mm)可选择原位手术切除联合ALA-PDT;手术困难者可尝试全程新辅助ALA-PDT或联合Hedgehog通路抑制剂等治疗。
本共识的制定规范了ALA-PDT治疗NMSC的临床应用,针对不同类型NMSC的疾病特征提出了针对性治疗建议,有助于皮肤科医生更规范、有效地开展NMSC的ALA-PDT治疗及全程管理。未来,随着临床瓶颈的不断突破和临床实践的持续积累,本共识将定期修订更新。

评论

推荐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