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闫铁昆教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管理

来源:
医路肾康
2025-07-16 17:14:40
图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闫铁昆教授

目前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达91.6万。心脑血管疾病是MHD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脑出血(ICH)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亟待临床重视。



01

高血压所致小动脉硬化是ICH的主要原因


脑和肾的小动脉具有共同的血管病理基础,短距离内保持强大的血管张力以提供较大的压力梯度,故高血压是ICH和慢性肾脏病(CKD)共同的危险因素。此外,大型临床研究显示CKD是IC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础研究显示尿毒症毒素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致其通透性增加。尸检显示CKD患者脑血管病变中73%为小动脉硬化,37.5%为小动脉钙化。炎症、氧化应激及尿毒症毒素等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小动脉硬化,而钙磷代谢异常导致CKD特有的小动脉中膜钙化,二者增加动脉僵硬度、扩大脉压差,最终出现ICH。



02

脑微出血是ICH的早期影像学标志物


脑微出血(CMBs)的本质是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关于MHD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有CMBs者ICH发生率显著高于无CMBs者,其机制可能与CKD致内皮细胞损伤,血脑屏障完整性下降有关。此外,MHD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促进ICH发生,约1/5的ICH事件发生在血液透析(HD)期间或结束后30 min之内,MHD过程中血压波动导致ICH风险升高;还需警惕高位瘘合并中心静脉疾病的MHD患者ICH风险,目前已有3例个案报道MHD患者在头臂静脉闭塞情况下,同侧高位动静脉瘘血流经颈静脉逆行导致脑皮层静脉高压,出现脑叶区脑出血。



03

降颅压及防治血肿扩大是急性期的关键


由于存在脑水肿反跳现象应避免甘露醇使用,平稳降压同时可选择甘油果糖结合超滤降颅压,近年来高渗盐水也显示出独特降颅压优势。HD有促进脑水肿的作用,机制与尿素快速清除致渗透梯度改变有关,因此ICH的24 h内应避免HD,选择体外枸橼酸或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每日低效缓慢HD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模式,有时腹膜透析也不失为一种替代选择。ICH后何时恢复到常规IHD目前尚无定论,文献报道多为2周,因此时ICH已度过血肿扩大期,多数病情趋于平稳。

关于ICH的一级预防,控制血压、强调早期筛查、合理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是关键。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