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东教授:免疫分子标志物在CKD的潜力和临床应用
2025-07-16 17:17:1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杨向东教授
肾脏作为一个免疫器官含有大量免疫细胞。研究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发现,肾脏中的免疫细胞分布具有位置特异性:B细胞主要位于皮层,而单核巨噬细胞则分布在皮质/髓质较深位置。这些浸润在不同部位的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研究表明,先天免疫激活在糖尿病肾病(DKD)的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并参与DKD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肾组织中的T、B细胞也可能参与DKD进展。
补体系统作为先天免疫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连接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慢性肾脏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补体级联反应会增加肾脏对感染和炎症的易感性。抑制补体激活可能阻断免疫介导的多种肾脏损伤和全身系统影响。补体激活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阻断这些途径中的关键分子可减轻炎症、治疗疾病。此外,补体分子如MBL、H-ficolin等还可作为预测疾病进展的标志物。
除补体系统外,研究还发现: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NK细胞明显减少;狼疮性肾炎缓解患者肾组织中炎性CD1c+ CD163+ DC3亚群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在免疫相关肾病治疗方面,针对不同免疫分子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例如:抗CD20治疗可减轻ANCA相关性肾损害中的肾小球节段性坏死和CD4+ T细胞浸润;靶向CD38特异性消耗浆细胞对LN患者有明显疗效。
这些研究提示免疫分子标志物在疾病预测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发现:新型免疫调节分子Tim-3在DKD免疫损伤中调控免疫炎症反应并加重肾脏足细胞骨架结构损伤;免疫分子Pentraxin-3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分化从而减轻DKD肾损害。通过基因分析技术,我们还发现CKD患者中反映氧化应激和免疫相关的生物标志物NCF2、S100A9与SELL,这些发现为疾病预后评估提供了新依据。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