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筑桥铺路通“天堑”——唇腭裂合并房缺患儿围术期气道管理创新实践

来源:
围术期医学论坛
2025-07-22 09:38:49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用这句诗,称赞武汉长江大桥对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天堑”的难题。这是一例2岁6月龄、体重仅9.5 kg的患儿,存在完全性唇腭裂伴牙槽突裂、房间隔缺损以及异常静脉回流解剖变异等复杂情况。那么,如何应对这一难题、实现“天堑变通途”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病例。

病例摘要

患儿女,2岁6月,主诉发现心脏杂音2年。患儿于入院前2年发现心脏杂音,在当地医院行心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因患儿年龄小、体重低,未予手术处理,此次为求手术治疗入住我院。

既往史:患儿健康状况一般,有呼吸道易感史,唇腭裂、左侧腹股沟疝病史。

个人史:母亲无吸烟、饮酒等特殊嗜好;母孕期营养情况可,无接触X线或同位素,孕期未服用药物;儿童围产期情况为第2胎、早产;喂养史、生活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体温36.1℃,脉搏105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5/56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85 cm,体重9.5 kg,营养状况一般。

专科检查: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肺叩诊为清音,听诊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处内0.5 cm,心前区未触及收缩期震颤,心音有力,心率105次/min,第二心音固定分裂,P2亢进,心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2/6级柔和收缩期杂音,杂音无传导。

术前检查

胸片检查:胸廓对称,气管居中,肋骨排列规则。肺血增多,肺无实变。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平直,心影增大。膈面光滑,双侧肋膈角锐利。心胸比:0.59。诊断结论:肺血增多性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房间隔中部可见最大径约13 mm回声中断,房水平见左向右分流信号,分流速度0.9 m/s,压差3 mmHg。主动脉左弓发育良好,主动脉弓左侧可见一宽度约3 mm的上行静脉汇入左无名静脉。右房、右室增大。诊断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中央型,左向右分流),异常静脉汇入左无名静脉:副半奇静脉?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建议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入院后完善化验检查

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8 g/dl;电解质示:钾离子3.1 mmol/L,碱剩余:-5.8 mmol/L;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1.84 g/dl,余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

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双侧完全性唇裂、完全性腭裂、牙槽突裂。

图1 术前访视

拟行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麻醉方式:静吸复合麻醉。

术前评估与预案

术前评估与准备难点

1.呼吸道结构异常:唇腭裂患儿可能存在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结构异常,这些异常会阻塞气道,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2.解剖结构限制:唇腭裂患儿的口腔结构和正常人口相比可能存在差异,如软硬腭缺如,口腔游离空间较大,以及小领、巨舌等,这些解剖结构的异常使得喉镜置入困难和气管导管容易脱出。

3.小儿气道较短的影响:心脏手术要求在口腔内进行如放置经食道超声(TEE)探头、胃管等,以及吸痰、转运过程搬动,手动通气,均会导致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

4.小儿耐氧程度差:婴幼儿对于缺氧的耐受能力差,耐受缺氧的时间短,并且年龄越小越短,缺氧是导致婴幼儿心跳呼吸骤停、脑损伤、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

应对准备

术前开展科内讨论,对患儿进行全面、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制定详细的风险预案,以实现精准的麻醉管理及围术期气道管理。我们决心为患儿“筑桥铺路”,实现“天堑变通途”。图2(右)展示的是自制的桥隧道导管,图2(左)是适合患儿的4.5号气管导管,二者共同组成了“希望之管”。其设计细节如下:选用较大口腔型号的气管导管作为前端桥隧道导管,避免切割时锐利边缘损伤口腔组织;采用穿孔打线方式制作,便于放置、固定和取出。此导管专为该重度唇腭裂患儿定制,因其口腔软硬腭缺失、空间大,桥隧道导管正好适用。

图2 自制的桥隧道导管

手术麻醉过程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实施精准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镇静:给予咪达唑仑1 mg iv。局麻:桡动脉穿刺置管。麻醉诱导:给予艾斯氯胺酮1 mg/kg iv、丙泊酚1 mg/kg iv、罗库溴铵0.6 mg/kg iv、舒芬太尼1 μg/kg iv。诱导完成后,置入气管内导管及胃管,并监测鼻咽温和直肠温。超声引导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在确保手术顺利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患儿安全舒适。之后开始“架桥铺路”操作:先暴露声门,再置入气管导管,接着放入桥隧道导管,随后放置胃管、食道TEE探头,整个过程衔接紧密,一气呵成。术中患儿通气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在外科医生的精湛操作下,术中食道超声显示房间隔回声连续,未见分流。手术历时2.5 h,阻断20 min,转机31 min,顺利结束。术后,患儿平安返回监护室,1 h后顺利拔除气管导管。

图3 麻醉记录单

唇腭裂

唇腭裂是亚洲儿童常见先天性颅面畸形,新生儿发病率约1.5‰,重度唇腭裂占比不足1/5,同时伴有牙槽突出的患儿更为罕见。研究发现,近50%的唇腭裂患者会合并某种综合征,合并先心病发生率高达3%~7%。在未合并综合征的患儿中,1~6月龄喉镜暴露困难发生率为7.06%,6~12月龄为2.9%,1~3岁为3.13%。据微笑列车项目统计,1000例唇腭裂手术术后因缺氧导致死亡的发生率为0.2%。其中大多数是气道问题(包括插管困难,手术过程中意外拔管及苏醒期气道梗阻),合并先心病的患儿耐缺氧能力更差。

近3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共识为儿童困难气道管理提供了规范依据,如2024年ESAIC/BJA指南、2023年AHRQ循证指南、2022年ASA实践指南以及2023年困难气道评估中国专家共识等,均对儿童的困难气道管理流程进行了详细阐释,其中困难气道的评估至关重要。

困难气道评估

1.术前评估:关注年龄、是否饱胃、上感病史、麻醉诱导后呼吸情况及是否需清醒插管。

2.气道管理计划:制定PlanA/PlanB/PlanC。

3.气道工具、复苏药物准备。

4.遇困难气道首先要保证氧合和通气。

5.气管插管2次不成功,就应该改用声门上装置,不能反复进行无效插管的尝试,导致严重的气道水肿,变“可以插管”为“不能通气”。

6.喉罩的充分应用可解决困难气道的通气问题或经喉罩气管插管。

7.颈前气道:在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气的情况下要立即选用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在儿科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气道的后壁。

小结

本病例具有以下显著闪光点:(1)顺利完成唇腭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先心病矫治术;(2)针对完全性唇腭裂导致的明确困难气道,充分考虑气管导管置入浅以及气管插管后放置经食道超声(TEE)探头、胃管,术中移动探头,术后吸痰、转运和搬动患儿等操作易造成气管导管脱出的问题,制定了有效的应对策略;(3)自行设计“桥隧道”气管导管,该导管既能起到“上颚”固定导管的作用,又能在口腔操作和转运患儿时,防止小号且较软的气管导管意外脱出,充分考虑了小儿气道短而直的特点。

本病例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创新的工具应用以及规范的管理流程,成功解决难题,实现了“天堑变通途”,为唇腭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术期气道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片
图片

作者介绍

图片
图片

李运书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


图片
图片

科主任介绍

图片
图片

王洪武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学术任职: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理事、小儿分会副主任委员、心脏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麻醉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学组委员。天津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天津市麻醉质控中心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临床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