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创新驱动发展 智慧赋能未来——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5-07-30 17:35:41

7月11—13日,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承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协办。会议以“创新赋能、高质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专家深入探讨临床药学前沿发展,通过跨学科交流与智慧融合,展示了临床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理念,为与会者搭建了思想碰撞和学术启迪的平台。

图片

开幕式现场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玉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政策引领与科技飞跃驱动着药学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医教医药领域加速转型升级。临床药学人应以聚思辨、同心聚智、鼎力支援的姿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合理用药为核心、临床需求为导向,做深药学门诊内涵、做实助研药学服务、做细精准用药方案,不断持续提升临床药学服务的品质。

 主旨报告: 聚焦临床需求,领航药学突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享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培养青年人才的宝贵实践经验。针对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放射靶区勾画差异大、耗时长的问题,团队研发构建了鼻咽癌放疗范围及重要器官人工智能(AI)自动勾画平台,将放疗靶区勾画时间缩短50%,准确率达80%;主导修订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九版鼻咽癌国际分期标准,15项关键研究中9项来自该团队;创立的“吉他西滨+顺铂”化疗方案和低风险“减毒”策略成为全球标准;近27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鼻咽癌相关诊疗路径更新中,6项重大调整中5项基于该团队研究,推动我国鼻咽癌诊疗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彰显了中国医学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聚焦传染性病毒感染的药物研究,其团队在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全球首个双靶点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该创新药物突破现有核苷类药物仅针对单一病毒的局限,可同时高效抑制逆转录病毒和RNA病毒,解决了传统药物易耐药、靶向性差等关键难题。常俊标教授呼吁,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源头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更多“从0到1”的原创新药研发。阿兹夫定的成功不仅为全球抗病毒治疗提供中国方案,更开创了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新范式,展现了我国在新药创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玉教授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推动临床药学向“精准化(Precise)、突破性(Revolutionary)、可及化(Operationalized)”的新阶段发展。他指出,AI技术已深度应用于用药决策、不良反应监测等场景,其团队开发的DeepSeek药师工作站显著提升药学服务效率。在药物研发领域,AI加速化合物筛选、优化临床试验设计,TxGNN等模型为罕见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教育方面,虚拟现实(VR)实验室和AI画像系统实现教学革新。张玉教授表示,需突破数据孤岛、算法透明度等瓶颈,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伦理监管,培养复合型人才,方能实现“临床药学Pro”的愿景,AI正从工具升级为重塑药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美国梅奥医学院Christi Jen教授分享了美国药学教育及实践的最新进展。美国药学教育正朝着多元化、跨学科方向发展,课程注重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丰富实践机会,通过医院实习、企业实训等接触实际工作场景。在药学实践方面,临床药师角色日益重要,职责范围不断拓展,不仅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用药建议,还承担患者用药教育、药物咨询、药物治疗管理等任务。同时,新技术如自动化配药系统、智能药品管理系统广泛应用,提高了药学服务效率与质量,减少用药差错。报告为参会者开拓了国际视野,助力大家了解美国药学教育及实践最新趋势,对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发展有积极借鉴意义。

 分会场: 纵览临床药学创新发展的多维图景

大会设有21个分会场,从临床实践、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交叉学科、人工智能、病例分析、医学科普等多方面展开交流,以下简要介绍其中特色分会场。

妇儿合理用药与药学服务实践:围绕儿童药物研发、围产期用药安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设置“妇儿用药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通过多学科交叉对话,探索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妇儿用药安全保障体系。

驻科药师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与思辨:展示了专科特色实践与AI技术应用成果,并创新采用辩论会形式深入探讨驻科药学服务热点议题。

临床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构建“理论指导-项目实操-系统点评”的递进式逻辑框架,涵盖制剂开发、智慧调剂、新药研发等医院药学转化关键领域,通过“专题报告+项目路演+现场点评”的多元互动模式,致力于打造高效、立体的产学研融合平台,切实加速医院药学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与市场的转化进程。

构建数字健康用药慢病管理新趋势:围绕数字技术解析、区域平台建设、药师职能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促进跨区域、跨学科经验共享,共同研讨慢病管理领域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药品不良反应智能化监测与药物警戒体系建设:以“智能驱动,药师护航”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药品安全战略,通过前沿技术报告、深度学术研讨与临床实践案例解析,呈现智能化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药物警戒体系建设的中国方案。

智慧调剂与创新实践:通过涵盖智慧药学核心的六大专题报告,以解决传统药房低效、高差错风险、服务被动等固有难题为出发点,着力展现技术如何真正赋能药学实践,并最终指向药师价值的重塑与提升服务内涵。

“药”知道,药学科普:围绕AI赋能科普创新、医药服务一体化等前沿议题展开研讨,并举办“药学科普中国行”优秀作品展演,全方位提升药师科普能力,筑牢公众用药安全防线。

青年药师培养及高质量论文分享:聚焦当前药学教育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结合临床胜任力导向的教学改革、青年药师成长路径、数智化技术赋能个体化治疗、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推动药学教育体系优化与药学服务能力提升。

 小结 

本次大会聚焦AI赋能、精准用药、多学科协作等方向,推动药学服务从“药品供应”向“临床决策”转型,并发布多项重要成果与共识,为健康中国战略下的药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