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陈江华教授主编:首部《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四步阶梯治疗法”全解析!

来源:
医路肾康
2025-08-06 14:05:02

7月15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陈江华教授主编的《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表。

图片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慢性肾脏病瘙痒(CKD-aP)管理的专家共识,凝聚了60余位肾脏病领域权威专家的智慧结晶,系统梳理了CKD-aP的发病机制、临床评估到治疗策略,首次构建了CKD-aP诊断路径及四步阶梯治疗路径,将国内首个获批血液透析(HD)瘙痒适应证的药品盐酸纳呋拉啡纳入推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系统化的诊疗规范。这一成果的落地,不仅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也为数十万饱受瘙痒困扰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带来规范化的诊疗方案。

CKD-­aP高发但易被忽视


规范诊疗亟需完善

CKD-aP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且发病率高。研究显示,全球26%~48%的血液透析患者受中度以上瘙痒困扰,我国成年透析患者患病率高达55%。

CKD-aP显著增加患者睡眠障碍、抑郁和感染风险,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住院和死亡风险升高以及医疗负担加重。然而,该问题目前认知度低、有效药物缺乏且易被忽视。据调查,有17%的患者不主动报告症状,69%的医生低估其患病率。因此,提高认识并规范治疗对降低患病率和减轻疾病负担至关重要。

首部共识发布


突破CKD-­aP管理困境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是国内首个针对CKD­-aP的专家共识,围绕CKD­-aP的诊疗展开,共达成14条推荐意见,旨在为各级肾脏病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的临床规范诊疗提供参考。简要介绍如下。


1.CKD-aP的诊断


推荐意见1.建议对出现瘙痒症状的CKD患者,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瘙痒的一般特征(部位、持续时间、频率、强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患者用药史及实验室指标,排除原发性皮肤病等其他疾病所致的瘙痒,最终可明确诊断为CKD-­aP。(1a)

图片

图1 CKD-­aP的诊断路径示意图


2.CKD-aP的评估


推荐意见2.推荐使用单维量表,如视觉模拟量表、数字评分量表评估瘙痒严重程度。(1a)

推荐意见3.推荐使用多维量表如5D瘙痒量表和Skindex­10评分来评估瘙痒的临床特征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1a)


3.CKD-aP的治疗


共识给出CKD-aP的”四步阶梯治疗“,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三类。一般治疗侧重健康教育和并发症管理;药物治疗包括局部外用和系统性口服药物;其他治疗涵盖紫外线光疗和中医疗法等。此外,肾移植作为终极治疗手段被提及,为患者提供全面治疗选择。

图片

图2 CKD-­aP四步阶梯治疗法

  • 一般治疗

推荐意见4.患者健康教育应贯穿瘙痒管理全程。临床医师应指导患者寻找可能诱发或加重瘙痒的病因,并教育患者注意避免这些因素。(1b)

推荐意见5.管理CKD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瘙痒症状。(1b)

推荐意见6.提高透析充分性可用于治疗CKD-­aP。优化透析方案如使用高通量透析器和生物相容性膜有助于降低瘙痒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1b)

  • 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7.推荐局部应用含尿素或甘油成分等保湿制剂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尤其是轻度瘙痒患者。(1b)

推荐意见8.推荐局部外用普鲁卡因乳膏等局部麻醉药和辣椒素制剂帮助缓解中重度瘙痒,但不建议大面积长期使用。(2c)

推荐意见9.局部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CKD­-aP目前无确切疗效证据,不建议作为CKD-­aP一线治疗方案。(2c)

推荐意见10.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对CKD-­aP的治疗效果有限。(2c)

推荐意见11.对于中重度或难治性CKD-­aP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等抗癫痫类药物。(1a)

推荐意见12.κ­-阿片受体(KOR)激动剂可以作为治疗CKD­-aP的有效系统用药。盐酸纳呋拉啡是目前我国唯一获批为血液透析相关瘙痒适应证的KOR激动剂。(1a)

  • 其他治疗

推荐意见13.紫外线光疗、中草药、针灸和穴位按摩可用于治疗CKD-aP,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明。(2c)

  • 肾移植

推荐意见14.肾移植是缓解严重或难治性CKD­-aP患者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很大程度上减轻或治愈CKD­-aP患者的慢性瘙痒症状,可用于治疗严重或难治性CKD-­aP。(1b)

KOR激动剂获推荐


纳呋拉啡打开CKD­-aP管理新局面

阿片类系统主要包括三种同源的G蛋白耦联受体,即μ­阿片受体(MOR)、κ­阿片受体(KOR)和δ­阿片受体(DOR)。其中MOR的激活促进瘙痒发生,KOR的激活可抑制瘙痒。这是近年来使用MOR拮抗剂或KOR激动剂治疗CKD-­aP的重要理论基础。KOR激动剂能从中枢层面调节阿片受体平衡,有效阻断瘙痒信号的传递。对此,共识认为“KOR激动剂可以作为治疗CKD-aP的有效系统用药。盐酸纳呋拉啡为目前我国唯一获批HD相关瘙痒适应证的KOR激动剂。”并给出1a级推荐。

盐酸纳呋拉啡作为高选择性KOR激动剂,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批用于HD患者难治性瘙痒适应证的KOR靶向药物。其独特优势在于:

  • 强效靶向作用:精准激活中枢神经系统KOR,恢复受体平衡,从源头抑制瘙痒信号;

  • 显著临床验证:在中国HD患者开展的临床桥接试验显示,该药5 μg/d或2.5 μg/d连续用药14 d,可改善难治性瘙痒症状,与日本验证性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一致;

  • 持久安全性:长期研究显示,12周有效率达82.5%,52周治疗仍维持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3.38%),无药物依赖报告,符合透析患者长期用药需求;

  • 治疗便捷性:每日一次口服给药,提升患者依从性。

基于1a级循证证据,纳呋拉啡已被共识推荐为CKD-aP系统用药的治疗选择,为传统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其在中国人群的成功验证,标志着CKD人群瘙痒管理进入靶向治疗新时代。


总 结

共识指出,“CKD­-aP不是单纯的瘙痒症状,更是一种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的疾病。”这提示,临床医生需高度重视该病,应积极采用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其中,盐酸纳呋拉啡在中国透析人群中的临床验证显示其可显著改善瘙痒症状并维持长期疗效,被共识确立为CKD-aP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临床医生还需积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其危害。随着共识的发布和新药的临床普及,CKD-aP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将不断提升,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症状控制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华肾脏病防治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5,41(7):555-566.DOI:10.3760/cma.j.cn441217-20250110-00117.

[2] 杨美,李育霈,杨钦博,等. κ阿片受体激动剂治疗尿毒症瘙痒临床研究进展[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5 (04):1044-1048.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