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2025CNS|马杰教授:儿童脑肿瘤整块切除理念的应用,精准外科的突破与挑战

来源:
神经时讯
2025-08-11 15:09:28
Image

马杰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我国儿童肿瘤的第二大类型,仅次于白血病。传统分块切除手术面临术中出血多、肿瘤残留风险高、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等问题。近年来,整块切除理念的兴起,显著提升了儿童脑肿瘤的手术安全性与肿瘤控制率。

整块切除理念的核心价值与技术支撑

整块切除要求沿肿瘤边界完整切除病灶,避免分块操作导致的肿瘤播散或正常组织误伤。其优势体现在3方面:

1.提高全切率:笔者团队应用En-block策略为2岁患儿完整切除10 cm×5 cm松果体巨瘤,手术时间缩至40 min,术中几乎无出血。

2.降低复发风险:小儿低级别胶质瘤边界清晰,整块切除可避免肿瘤细胞残留。法国里昂妇幼医院研究证实,儿童良性脑干肿瘤全切后10年生存率达75%。

3.保护神经功能:术中保留脑灰质及关键血管,结合神经导航与电生理监测,可最大限度减少神经损伤。

关键适应证与临床应用场景

1.深部及功能区肿瘤

脑干肿瘤:传统视为“手术禁区”,现通过安全边界策略实现部分全切。华西二院李强团队为4岁患儿全切脑干恶性室管膜瘤,术中锐性分离肿瘤与延髓粘连,未出现呼吸心跳波动。

下丘脑错构瘤:南方医院采用机器人辅助激光消融实现毫米级精准消融,避免开颅损伤“生命中枢”。

2.外生性肿瘤

顶盖板或第四脑室突入型肿瘤因外生性生长特性,适合整块切除。法国研究显示,此类肿瘤全切率达33.3%,且术后暂时性颅神经麻痹80%可恢复。

3.高级别肿瘤的争议

高级别胶质瘤浸润性强,整块切除难度大,需结合分子分型制定方案。但即使次全切除,也需在安全范围内最大化切除,为后续靶向治疗创造条件。

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

1.术中出血控制:笔者团队提出“先阻断供血动脉,再分离边界”的策略,减少富血供肿瘤失血风险。

2.解剖标志导航:法国团队提出“四脑室底肿瘤不超越导水管平面”等安全边界标准;机器人或磁共振实时引导提升深部定位精度。

3.功能保护权衡:对于延髓颈髓交界区肿瘤,次全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或靶向治疗可能是更优选择。

未来方向:整合精准医学与微创技术

1.分子分型指导手术决策:BRAFV600E突变低级别胶质瘤对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敏感,新辅助治疗可缩小肿瘤体积,为整块切除创造条件。

2.液体活检动态监测:脑脊液ctDNA检测可评估残留病灶,指导二次手术。

3.微创技术融合:激光间质热疗、内镜通道手术等进一步缩小切口,提升深部肿瘤切除安全性。

整块切除理念推动儿童脑肿瘤外科从“病灶清除”迈向功能保护与根治并重的时代。其成功依赖三大支柱:术前精准规划(分子+影像)、术中多模态技术护航(导航/监测/微创)、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靶向/放疗)。未来随着分子分型与无创监测技术的普及,整块切除有望在更广泛的患者中实现“治愈性治疗”目标,重塑儿童脑肿瘤的预后格局。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