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推荐

清除历史记录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人文
  • 学术
  • 科普
  • 会议
  • 指南共识
  • 病例分享
  • 专栏
  • 直播

你的失明风险有多高?10秒自测,不看后悔!医师节特辑|戴虹教授

来源:
全科学苑
2025-08-11 15:24:56

编者按:2025年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温暖而至。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年复一年的岁月更迭中,无数医者始终坚守岗位,默默耕耘。他们以精湛医术为熠熠之光,以无私仁爱为灼灼之芒,在守护生命的漫漫征途上,用心书写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医者传奇。


值此医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眼科领域,向那些凭借专业与仁心,全力守护患者光明的医者致以崇高敬意。在眼科疾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堪称威胁视力的“隐形杀手”,已然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医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作为该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凭借多年扎实的临床实践与不懈的科研探索,对AMD的诊疗形成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图片

戴虹教授


北京医院眼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

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眼科专家会员

中国医师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眼视光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眼病公益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眼科学会副会长等


AMD一经发现多半已是中晚期如何早期自查?


AMD是一种以视网膜黄斑区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主要表现为中央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视野中心暗点。据《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显示,我国70岁以上人群AMD的患病率高达20.2%,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患者数量持续上升。


戴虹教授明确指出:“AMD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可能已进入中晚期。因此,早期筛查至关重要。目前,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基层医生诊疗水平,以及通过加强科普教育提高患者自查比例,是促进疾病早期发现的重要举措。”


一个自查小方法推荐给大家:通过简单的阿姆斯勒(Amsler)方格表,可自查发现早期症状。具体如下:


图片
图片来源:自制 


1、如果平时佩戴近视或远视眼镜,请先戴上;

2、把手机放到大概30厘米处,盖住一只眼睛,另一只眼注视表格的中央点,保持时间至少10秒以上;

3、双眼轮换进行。


测试结果如下:


如果看到所有线条呈现完整、清晰的直线,各个方格同等大小,那么您的眼底暂时应该是健康的;如果看到网格的直线条模糊、扭曲变形、暗点遮挡、视野缺损等,那么您的眼底可能已经出现病变,建议立即前往眼科就诊。


基层眼科诊疗困境

超四成患者不能按疗程接受抗VEGF治疗


临床上AMD 可以分为两型。一种是干性 AMD,又称萎缩性或非新生血管性 AMD;另一种是湿性 AMD(nAMD),即渗出性或新生血管性AMD。湿性AMD以病情发展迅速,致盲率极高为特点,目前抗VEGF治疗是其治疗的核心策略,但在临床实践中,治疗频率与疗效之间的“落差”始终存在。


一项来自美国AAO IRIS注册数据库的最新研究显示,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超过四成nAMD患者一年内接受的抗VEGF注射次数不足7次,视觉获益显著低于注射频率更高的患者。


图片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虽然数据来自美国,但其背后反映出的治疗依从性问题,在中国同样普遍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突出。戴虹教授透露,在我国,不少患者仍停留在“症状缓解就停针”“打一针就够了”的认知阶段,极大削弱了抗VEGF治疗应有的效果。虽然近些年抗VEGF治疗的规范注射理念已被逐步接受,但现实中仍存在大量患者未按推荐方案完成注射疗程。


高龄患者长期往返医院负担较重、医保政策对注射频率有限制、部分地区视网膜专科资源稀缺等问题,构成了影响治疗完整性的关键障碍。


提高依从性方面,戴虹教授表示:“关于抗VEGF治疗,目前国内一只眼睛医保可以报销9针的治疗费用,并且一支药可以按照使用剂量分给2-3个人使用,既避免了药物的浪费,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另外关于眼科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共同携手发起的“光明中心“项目,有效促进了眼底医师的人才培养,加强了眼底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了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推进了眼底疾病诊疗同质化建设。


基层医生临床实践启示


1.引导患者科学理解疗程与疗效


医生应向患者明确药物疗程:nAMD不是打一针就好的病,特别是治疗早期,治疗频率的起步阶段决定长期走向。


2.围绕慢病管理建设抗VEGF随访体系


可借助微信小程序、医院App、电话回访等工具,辅助患者定期回院,强化治疗节奏感,建立“注射–评估–复查”闭环。


3.医保制度的优化空间仍大


虽然抗VEGF药物已被纳入医保,但如何更科学地设定用药额度与注射频次挂钩机制,仍需政策设计更贴近临床规律。


4.基层专科化诊疗能力需持续加强


应通过远程会诊、分级转诊、专科培训等方式,强化基层nAMD诊疗规范性,提升真实世界疗效基线。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作为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未来,随着AI技术、生物疗法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AMD等眼底病的防治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当前数据证实,早期筛查结合规范的抗VEGF治疗可延缓nAM的视力丧失进程,但真实世界中患者依从性不足、基层诊疗能力有限等问题仍制约着疗效提升。唯有持续深化基础研究、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并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方能真正实现“早筛、优治、控残”的防控目标,为全球眼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方案。


COMMENTARY

评论

共0条
RECOMMENDATIONS

推荐内容

暂无数据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电话:

旗下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2 康迅传媒 ikangx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康迅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