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云端商钾策,共谋诊疗创新篇——“肾脏病高钾血症诊疗”评审会成功举办
8月6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编辑部发起的“肾脏病高钾血症诊疗——优秀临床案例成果征集评审项目”线上评审会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杨向东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参与点评,邀请山西省人民医院周晓霜教授作为点评嘉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王英医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旭医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辰医师、北部战区总医院臧洪松医师进行案例分享。
杨向东教授发表开场致辞,首先向与会专家及同道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她指出,肾脏病高钾血症诊疗优秀临床案例成果征集评审项目评审会活动旨在征集临床优秀、典型病例,希望通过分享,为临床医生提供学习机会和参考案例,共同促进肾脏病高钾血症临床诊疗水平提高。
杨向东教授
周晓霜教授分享的题目是《抵御风险 冲破钾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为CKD患者带来多重肾脏和心血管获益,但长期服用RAASi增加高钾血症发生风险。平衡RAASi获益与高钾血症发生风险是临床亟需解决的关键。已有多项研究证明,RAASi停药/减药风险大于获益,当前指南推荐高钾血症发生后应维持使用RAASi,同时积极控制血钾。钙型钾离子结合剂是较好的降钾手段。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是使用RAASi的CKD患者血钾控制的治疗优选,不会导致额外的钠摄入,适用人群更广,有效长期维持血钾稳定,安全性良好。
周晓霜教授
在杨向东教授的主持下,王英医师、陈辰医师、臧洪松医师和张旭医师分别进行案例报告,杨向东教授和周晓霜教授均给予了精彩点评。
王英医师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高钾血症一例”为题作分享。患者为58岁女性,因“双下肢水肿6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月”入院,既往有多囊肾、多囊肝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入院检查显示血钾高达9.16 mmol/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合并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多系统并发症。治疗上,予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快速降钾,并行血液透析、纠正酸中毒、抗心衰等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本病例提示,长期管理中规律监测血钾、合理使用钾结合剂及饮食控制至关重要,可延缓疾病进展并降低病死率。
王英医师
张旭医师以“一例递增式腹膜透析高钾血症病例”为题进行案例分享。患者为69岁女性,因“双下肢无力5个月,加重伴乏力”入院,诊断为CKD 5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钾血症(血钾5.83 mmol/L)。初始采用常规腹膜透析,后因饮食改善反复出现高钾血症,予聚苯乙烯磺酸钙口服及递增式调整腹透,血钾逐渐降至正常范围,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本病例提示,递增式透析可减少初期不适,平稳过渡至规律治疗。同时需平衡饮食营养与血钾控制,避免过度限制植物性食物。定期监测及患者教育是维持疗效的关键。
张旭医师
陈辰医师介绍了一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过程。患者为39岁男性,因“发现血肌酐升高6年余,加重伴乏力、纳差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乙肝肝硬化及长期服用蒙药史。入院检查显示血钾6.71 mmol/L,诊断为CKD 5期合并高钾血症。治疗上立即停用蒙药及RAASi,予葡萄糖酸钙、胰岛素、碳酸氢钠及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快速降钾,并辅以利尿、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患者血钾迅速降至正常范围,出院后规律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随访3个月血钾控制平稳。本病例提示,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需多管齐下,同时加强饮食宣教。尤其需注意,RAASi虽具心肾保护作用,但可能加重高钾血症,需个体化权衡利弊。
陈辰医师
臧洪松医师分享了一例“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慢性高钾血症”的案例。患者为61岁女性,因“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半个月”入院,诊断为CKD 5期合并高钾血症(血钾5.71 mmol/L),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治疗上停用ARB,予聚苯乙烯磺酸钙降钾、利尿剂促排及饮食控制,血钾逐步降至正常范围。随访显示血钾波动,需长期监测及调整治疗方案。本病例提示,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需综合管理:短期以药物降钾为主,长期需个体化调整RAASi、规律使用钾结合剂及严格饮食控制。
臧洪松医师
杨向东教授作会议总结,本次会议探讨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肾脏病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高钾血症的综合管理策略,多角度阐明了高钾血症的常见原因,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多元化干预措施。本次会议上,与会专家达成以下重要共识:①临床应高度重视高钾血症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患者血钾水平持续、平稳达标;②高钾血症的长期管理策略应包括长期口服个体化剂量的钾结合剂,必要时采用透析等辅助手段确保血钾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评论

推荐内容
